發表人:黃思華/社工師
《特殊教育法》歷經14年,為了符合社會與教育環境變遷,落實人權公約精神,營造友善融合環境,保障每位孩子享有接受適性及融合教育的權利,故於112年全面修法。教育部為配合其修法,於113年4月29日發布了《特殊教育學生及幼兒鑑定辦法》的修正,修正重點包括:1.鑑定對象增訂幼兒;2.放寬視覺障礙鑑定基準;3.聽覺障礙納入單側聽損;4.重新評估以跨教育階段為原則;5.加強雙殊學生之鑑定等等。自明年8月1日施行,也就是114學年度執行。
這個資訊,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若家長今年(113)年底,孩子要報名入學鑑定安置,就會以此新辦法來鑑定。本次修正的鑑定辦法中,對象增訂幼兒及納入單側聽損,讓鑑定安置的界定範圍更加明確,讓更多有需要的孩子,能夠更早接觸到所需的資源。為了要針對孩子需求提供相對應的協助,入學「鑑定安置」過程中,會由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及代表來評估孩子的狀況,並與家長討論在就學過程中,給予什麼樣的協助能夠讓孩子跨越困難,開心就學。
修正聽覺障礙之鑑定基準
修正的鑑定內容哪些與聽損有關呢?主要是在原本鑑定辦法的細節上納入實務上及相關研究的考量,增加完整性,協助更多的孩子。
-
將四千赫聽閾值列入計算
語音分布大多在五百赫、一千赫、兩千赫、四千赫(可參考本會語言香蕉區圖),基於語音頻率分布含括四千赫,涉及學生語言學習,且相關文獻亦提出高頻聽損對華語學習的影響,故納入四千赫的評估(教育部,2024年4月15日)。
-
將單側聽損平均五十分貝以上納入
在聽損族群中,有一群孩子屬於微聽損族群,其中就包含了單側聽損,這些孩子因為有一耳是聽力正常,能幫助劣耳側聆聽,因此在需求上,經常被忽略。單側聽損生在上課時會遇到來自劣側耳、後方或遠方的聽取困難,影響學習成效及人際互動,因此將單側五百赫、一千赫、兩千赫、四千赫聽閾平均值達五十分貝以上納入,涵蓋了部分單側聽損生,讓單側聽損也能有相關的協助。
進行鑑定安置後,學校可以提供哪些協助
在服務上,我們看到很多雅文孩子,在雅文的聽覺口語課程中能聽會說,但在入學前,家長還是會有許多擔心,諸如:孩子可以適應團體生活嗎?孩子可以聽清楚老師講話嗎?孩子和其他人互動沒問題嗎?因為學校環境與平時在家完全不一樣,聽損兒需要克服許多平時不會遇到的狀況,像是如何在吵雜環境下聽清楚老師講話、如何與班上的孩子相處互動…等等。家有聽損兒或特殊生的家長別擔心,在入學前,先了解有什麼資源可以幫助孩子;透過鑑定安置,跨團隊專業討論及溝通,學校(園)應依孩子的教育需求提供以下各類支持(張淑品,2024):
- 定期聽能評估:提供行為式聽力檢查、中耳功能及耳鏡檢查;還有入校服務,協助音場量測、環境建議、參與會議。
- 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如:語言/物理/職能治療師、聽力師)到校服務:以間接服務為原則,提供班級教師諮詢及教學建議。
- 調頻系統或其他特教需求輔具。
- 巡迴輔導:無論是安置於普通班,或特殊教育學校,皆可安排巡迴輔導入班觀察與協助,進行教學輔導、諮詢、相關行政支持。
- 教師助理員:生活自理協助與指導、教學協助、安全維護協助。
- 教學環境及學習方式調整(座位調整、說話速度調整、視覺訊息、同儕宣導與溝通互動技巧等)。
幫助孩子開心就學
因應時代及環境的變遷,法規政策也不斷的在做調整與修正,《特殊教育法》就是為了保障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的孩子,在學校能夠順利共融、學習。本會針對老師,舉辦教師知能研習,讓老師更了解聽損兒在學習上的狀況;針對家長,舉辦融合講座,說明從報名到安置學校後的流程,以及家長須注意的地方;針對聽損兒,舉辦學前體驗班及社交互動課,讓孩子能提早了解學校的生活及上課狀態。希望透過這些服務內容,讓家長及孩子能夠提早準備,後續申請鑑定安置能更熟悉及順暢。一起來幫孩子開心就學吧!
參考資料:
張淑品(2024)。2024入幼入小融合家長講座。
教育部( 113年4月15日):預告「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修正草案。檢索自https://gazette.nat.gov.tw/egFront/detail.do?metaid=148701&log=detailLog
如欲轉載、重製、改寫此篇文章至其他平台,請取得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授權
授權合作業務聯繫:chfn@chfn.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