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1
圖/123RF
不少家長碰上「育嬰假年限」與「麻煩的兩歲」時,會浮現一個念頭:送幼兒園讓老師教。然而家長通常優先思考學費、幼兒園接送地點是否方便及有無延長照顧等,經常忽略孩子是否已具備上幼兒園的能力,往往都是開學園方打電話說「孩子哭得很嚴重,不清楚發生什麼事」、「孩子會一直打/咬其他孩子」,這時開始驚覺,事情好像與想像的不太一樣。
如同家長所想,大部份幼幼班,老師確實會教導孩子生活常規與規律作息,讓孩子習慣一整天的固定作息、學習自行如廁、脫離尿布的訓練、學習與同儕互動相處、學習排隊與輪流等待;看到這,好像幼幼班老師都會教導,不禁想問那孩子需具備什麼能力,才能讓孩子更好的融合校園生活?
先解讀兩歲孩子的「不要」
兩歲孩子是多數家長認為難帶又不討喜的階段。我們可以依據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認識2~3歲孩子的特質,此時期的發展階段正值自主獨立VS羞愧懷疑。孩子開始會想有一些自主權、想反抗時,迎來第一個叛逆期,這時孩子會說「不要」、尖叫、情緒化等行為,來展現自己。
然其實這是孩子依自身僅有的能力試圖與家長溝通,同時不停試探家長的底線,提出反對意見,或者拒絕家長要求的行為。因此請家長不要過於嚴厲管教,或者置之不理,導致孩子有想法不敢表達,或者認為表達不被重視因此選擇忽略,這樣都會減少孩子溝通表達的意願。
安撫情緒後的選擇
當事件發生時孩子都會鬧脾氣,因此家長首先要安撫孩子,待孩子情緒冷靜穩定後,再與孩子討論,給予簡單且明確的指令或選擇。例如,準備出門時,孩子一直堅持不要穿外套,這時家長需提供孩子兩個明確的選擇和指令,一個是穿外套出去玩,另一個為不穿外套不能出去玩,且必須真的說到做到,不能退讓;如果做不到,選項便失去意義。藉此讓孩子體驗選擇的結果,建立孩子自主權,同時清楚知道,不配合或故意唱反調的行為,並不會獲得自己想要的,反而透過選擇與溝通,能獲得更好的結果。切記勿以氣話和情緒以對,會錯失孩子學習的機會,使孩子不了解事情前因後果,也會讓孩子有樣學樣,在與手足或同儕互動時展現。
圖/Pexels
開啟成長的大門
如同一開始所述,孩子上幼幼班時老師會協助孩子脫離尿布、教導生活自理、遵守規範,家長順理成章認為孩子進入幼兒園就會學習及成長,然這是建立在孩子有良好基礎溝通模式下,如果孩子連溝通的行為或意願都沒有,只有反抗行為,老師迫於班級團體步調,僅能主動幫孩子把事情都做好或者將孩子抽離,這時孩子就失去學習與成長的機會。
看到這,或許家長會認為需要等到孩子有完整的表達能力才能讀幼兒園。其實不然,依據基金會過往的服務經驗,即使孩子口語表達能力有限,經老師給予選擇及引導,都能理解孩子想傳達的需求及困難,並且給予協助。為了讓孩子融合校園生活順利,家長在浮現送幼兒園的念頭時,需先了解孩子是否具備良好的溝通行為能力,假如沒有也沒關係,從家開始,為孩子開啟幼兒園的第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