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8
每當寒暑假或連假告一段落時,常見孩子在校門口和父母上演「寶寶不想去上學」的景象,甚至有些會哭喊著:「媽媽,我會乖乖聽話不要丟下我!」「身體不舒服,我要回家!」,其實這些訊息,都是在暗示爸媽們,孩子尚未從假期中收心,準備好要上學的狀態。
部分家長面臨這樣狀況時,往往因趕著上班或擔心難分難捨更加深孩子的分離焦慮,而忽略或選擇偷偷溜走,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或加劇分離的感受;另選擇留下陪伴的家長,可能安撫後孩子情緒一樣焦慮不安,故最後只好先帶回家。因此不管怎麼做都帶給家長不少困擾;今天將提出幾種招式,讓家長幫孩子提早做收心操,減少上述狀況發生。
第一招:放假期間,保持規律作息
不少孩子放假就像脫韁野馬一樣,晚上拖到半夜才就寢、白天賴床到中午,而這也是導致孩子在開學後,精神狀況不濟或是情緒不穩的因素之一。因此即使放假,家長仍需要與孩子約法三章,制定放假時的作息並嚴格執行,減少開學前調整作息陣痛期。如果是因腸病毒或流感導致學校停課,家長可以依照原先上學時間安排孩子作息,否則會因為短暫放鬆,而導致後面需要花更多時間來調整孩子作息時間,也搞得孩子跟家長身心俱疲。
第二招:說到做到,遵守約定
若於假期前有和孩子承諾要完成的事項,家長可以在承諾之前,先評估是否有能力與時間達成,再跟孩子約定。否則若孩子滿心期待,結果家長卻失信於孩子,將會導致孩子缺乏信任感。面臨開學之際,孩子或許也會因未完成之假期規劃,情緒出現焦慮不安、浮躁的狀況,上演不願意上學的戲碼。所以請勿輕忽看似微小的約定與承諾,因為那對於孩子而言可是充滿憧憬與期盼。
第三招:肯定孩子每階段的學習與成長
準備開學前的相關事項,例如購買學務用品或文具,鼓勵孩子學習收拾書包及整理相關事務。另外,像是孩子學會折棉被、準備餐具等日常生活庶務,家長都可以給予肯定,並鼓勵孩子在學校可以主動協助老師,讓老師刮目相看,同時肯定孩子因學習而進步並帶給孩子成就感。
第四招:回顧美好假期,創造期待感
家長可以在假期尾端,與孩子回顧假期出遊感受或美好事件,引導孩子描述自己的感覺及想法,除增強孩子表達能力外,同時檢視整個假期的收穫,給予孩子肯定及鼓勵,並可建議孩子與同儕分享討論,創造孩子與同儕間互動機會,或約定及規劃下次的假期,營造孩子珍惜每一次假期的到來,同時增加親子互動時間,減少孩子面對收假的不確定因素而導致不安與焦慮
其實不僅是孩子,身為父母的我們也會有收假症候群,因此除了孩子,家長也要準備好,因為孩子很容易觀察到家長的情緒,而情緒是會感染的,如果家長因開學害怕孩子在校不適應或擔憂孩子不想上學而感到焦慮,相對孩子也會有焦慮及不安。
所以,家長在協助孩子做準備時,自己也要跟著一起做準備,這樣孩子才能感受穩定狀態,並與家長一起去調整狀況為上學準備。我們可以運用上述方式,循序漸進提早告知、給予肯定以及遵守約定、創造期待,讓孩子更願意面對未知的人事物,以關心、勉勵的方式陪伴孩子走過收假的過渡期,孩子在開學時都會有美好的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