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6
「媽媽是我的!不可以走…」接著就一陣嚎啕大哭…身為家中有2-3歲孩子的父母,這樣的場景是不是特別熟悉呢?
比起孩子1歲前「天使寶寶」的模樣,2-3歲的孩子因為有了「自我概念」形成,開始會對自己的意見有所堅持,但又因為語言表達不夠熟練、不太能掌握自己的情緒,便經常會表現出「氣噗噗」的樣子,讓爸爸媽媽很頭痛。
孩子難免有情緒暴走的時候,此時父母的引導與陪伴就顯得相當重要。
當孩子情緒比較激動時,爸爸媽媽也先別急著大聲斥責他。讓孩子有抒發情緒的時間、安撫他,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感覺是可以被接納的,在他身邊的大人也都願意理解與傾聽他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制止或壓抑。
此外,爸爸媽媽可以引導孩子把感受說出來。例如:「你的筆被用壞了,是不是覺得很生氣?」透過回應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感覺是處於哪一種情緒,接著要帶著他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一起討論解決方案。例如:「同學不小心把你的蠟筆用斷了,你覺得很生氣,但是尖叫或打人沒辦法讓蠟筆恢復原狀,我們可以一起想想別的方法。」平時也可以多利用相關繪本,帶領孩子辨別不同情緒與討論因應的方法。
善用語言表達的孩子,控制脾氣的能力較佳
除了前面提到的,讓孩子認識情緒、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之外,其實,語言表達能力與孩子情緒控管也大有關係喔!
美國一個研究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的團隊,就曾以120名孩子為對象,從他們1歲半到4歲為止,持續進行延遲與等待的考驗。其中一個考驗十分有趣:孩子必須等到媽媽完成一份需時8分鐘的問卷,才能將他所獲得的禮物打開。
在這8分鐘內,研究人員觀察孩子在等待媽媽時會進行的自律策略。舉例來說:孩子會尋求媽媽的支持,像是提問:「媽媽,妳做完題目了嗎?」、「妳在做什麼呢?」;或是想辦法讓自己分散注意力,如:大聲數數、自言自語說故事。
他們發現,2歲時語言能力較好、且語言能力增長比較快的孩子,到了4歲再次進行延遲考驗時比較不會發脾氣,原因就在於,他們能運用分散注意力的策略來緩和等待時產生的情緒。
從上面的研究或許可以歸納出來,如果孩子擁有優良的語言能力,就比較能以言語表達來傳達自己的請求,也能在面臨挫折時運用語言能力忍住脾氣。因此,如果孩子下次又再你面前「氣噗噗」時,不妨引導他多把想法講出來,孩子的憤怒指數可能就會直線下降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