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
我們可能曾經看過一直待在原地鬧彆扭的孩子,這時他們的爸爸媽媽便會施展讀心術,詢問孩子:「你還要繼續玩是不是?」只要點點頭或搖搖頭,孩子就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爸媽是孩子的最佳代言人」這句話我們耳熟能詳,但當孩子已經可以用說話來溝通自己的需求或想法,卻習慣由父母代勞,反而使孩子失去許多練習表達的機會。其實2~3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會使用完整句,爸媽們不妨透過以下五個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製造情境、提升孩子開口說話的意願。
1. 製造「困境」:製造一項需要幫助的困境,讓孩子開口請大人幫忙。
例:一起玩球,當球掉到不好檢的地方時,不主動幫孩子撿,等孩子開口說:「媽媽幫我!」。
2. 鎖定孩子「有興趣」的活動:以孩子喜歡的物品進行遊戲,可以增加互動及鼓勵孩子多開口說話。
例:孩子喜歡球,可以在準備玩遊戲前拿著球問孩子:「你要玩什麼?」,誘發孩子說出「球球」或是「玩球球」。
3. 製造「想要」的情境:把孩子喜歡的物品放到不容易拿的地方,或是只給孩子少量物品,當孩子想要更多物品時,引導他用手勢並開口表達需求。
例一:把餅乾放在孩子拿不到的櫃子上,大人可以用手指著餅乾問孩子「要吃嗎?」,引導孩子回答:「要吃」。
例二:玩積木時,和孩子玩積木堆高高,當孩子需要更多積木時,就必須開口要求「給我」或是「還要」。
4. 製造「不合邏輯」的情境:設計一項不合邏輯的有趣情境。
例:在冰箱裡放一個不應該出現在冰箱的玩具(例如孩子喜歡的車車),帶孩子打開冰箱,引導孩子說出「有車車」或是「拿出來」。
5. 給孩子「選項」:給孩子兩個選項引導孩子作選擇。
例:吃飯的時候,可以問孩子「你要先吃飯飯還是菜菜?」,引導孩子表達「我要吃飯飯」。
除了上述的五個方法,爸媽們也可以搭配下面兩個訣竅,進一步強化孩子的表達能力喔!
1. 對話輪替,有來有往更盡興:研究指出,爸媽與孩子像對話輪替次數越多,對孩子累積詞彙量越有幫助;因此當爸媽積極說話回應孩子,孩子的就能更快速累積單字詞彙,表達能力也會越來越好。
2. 跟隨孩子的注意力,對話更有意義:當爸媽追隨孩子的注意力時,進行的對話能更有效提升孩子回應的意願與說話品質。例如孩子在玩玩具車時,可以透過跟隨孩子的行動,創造各種對話情境,像是推車車、按按鈕,車子跑跑等,更能藉機加強孩子連結各種與「車子」有關的情境。
總結來說,只要善用日常生活情境,並仔細觀察孩子的注意力走向,不僅能提升孩子說話的意願,亦能增進其語言表達能力,爸媽們快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