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30
上午早自習小明進入教室開心得和同學道早安,一邊整理書包,一邊分享新買的水壺,此時學校的廣播響起——
總務處報告:「靠近忠孝樓籃框因發現有搖晃的情況,已經報請維修,請同學下課時不要在附近逗留以免發生危險。」
小明和班上幾個愛打球的同學聽到了不禁發出一陣哀號,但沒過多久,班上又恢復了以往的喧鬧聲。
即將下課的前五分鐘,大家忙著訂正剛發下來的國語考卷,此時小明左邊的同學安安回頭和大雄說——
安安:「我們等一下去操場打球。」
大雄:「可是我今天經過操場看到籃框好像被圍起來了,上個禮拜籃框就有點搖搖晃晃了!」
安安:「對耶!我都忘了早上有廣播這件事,籃框要維修了!那我們去圖書館借書好了,我上次聽到劉老師說學校有新買的漫畫,是成語故事和偉人傳記的。」
大雄:「好啊!我們去看看!」
小明在收拾考卷的過程中聽到了他們的對話,下課後便也興奮得帶著圖書證來到圖書館,果然也借到了他喜歡的名人傳記。
上述兩個情境中,你知道小明用了哪些「聽覺能力」來獲取訊息嗎?
如果小明有聽力損失,他在學校情境中,也能順利接收到這些訊息嗎?
1.吵雜環境中的傾聽
生活環境中難免充滿各式各樣的聲音,能否將這些噪音轉化為背景,而專注於聆聽他人的對話,身為大人的我們可能早就習以為常,試想,從進入校門開始,我們可以聽到什麼樣的聲音?聽損的孩子準備好了嗎?
2.聽取機器播放的聲音
上述所提到的聲音,有多少是由機器播放出來的語音呢?校內廣播、課堂多媒體教學、老師使用的麥克風等等。
不同設備所播放出的音質都有極大的差異,對於聽損的孩子來說,透過聽覺輔具來解析機器播放的聲音,會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所聽取的語音清晰度可能大有不同,在這科技發達且也善用科技溝通的時代,擁有聽取機器播放的聽覺技巧是必要的!因此,如何在生活中利用家庭環境具有的多媒體開啟機器播放語音的訓練,才能及早幫助聽損孩子面對學校學習的進階聽能環境。
3.側聽
無意間聽到別人說話的內容,隨機聽取到別人的對話而接收到有用的資訊,藉此做出不同的決定,這就是所謂的側聽,白話一點也就是偷聽的能力。聽損的孩子在聽取語音和隨機側聽的能力比一般幼兒來的弱(Massaro & Light, 2004),因此,吸收到的語音訊息累積較慢,可能容易出現詞彙量不足或句法能力薄弱的狀況。
上述提到的三個聽覺技能,是建立在有一定的聽覺基礎上,所應發展的能力,若您的孩子即將進入學校學習,更需具備這些聽覺能力,才能幫助他在複雜的學校聽音環境中,順利的聆聽及學習。我們在生活中可以這麼訓練:
1.提升孩子聽取內容的長度和難度
當孩子已經可以聽取短訊息時,則要開始將訊息越拉越長,需考量孩子平時的聽能長度來安排延長的字數或段落,適時停頓和孩子討論所聽到的內容,例如:孩子若已經可以聽取50個字的段落內容,則可擷取50~70字左右的長度來練習,聽完內容後,大人可和孩子一起回顧,看看誰記得比較清楚,發現有聽錯的訊息時,可以重播數次幫助孩子清楚辨識。
在提高內容難度方面,我們可從孩子感興趣的主題或期待的活動來延伸,可能是公主、昆蟲或恐龍的故事,例如:孩子喜歡特定卡通,我們可以聊是否有電影版會上映,對話內容可包含角色、上映時間、劇情、上映方式等,也可以閒聊時事或出遊計畫來吸引孩子的專注力,也可討論新桌遊的遊戲規則。
2.培養多元聽取訊息的聆聽模式
檢視家中可使用的播放器材來播放訊息,可以是手機、故事機、平板或筆記型電腦、音響等,可時常改變不同器材幫助孩子適應生活中會遇到的機器播放音源,例如:社區公告、公車廣播、捷運廣播以及校園中的廣播等,都是常見的訊息來源。另外,因為家中環境相對單純又安靜,進到學校卻充斥著噪音,模擬在噪音情境下的傾聽環境,是必要的訓練活動之一。
我們可安排不同的背景噪音來模擬戶外環境可能遇到的聽能情境,例如:下課或營業場所的人聲喧鬧、施工或機場等吵雜的機具噪音,以及各式不同的音樂,也藉此提醒孩子在聽不清楚或有遺漏訊息時,應該要求他人重複訊息,或是主動提問以確認內容,才能確保接收到更完整的訊息而提升各項能力。
3.練習側聽,增加訊息接收量
側聽,也就是不經意地聽,當你在做自己事情的時候,也打開耳朵聆聽旁邊的聲音,若能這麼做就可同步接受到更多的訊息。訓練孩子側聽能力時,必須設計兩人對話的情境,在對話過程中,安排孩子做簡單、不需耗費心力或過於沉浸在其中的活動,例如:捏黏土、著色、簡單排列或歸類、剪紙等(可視孩子的喜好做調整),接著,在兩人對話前可先預告孩子要聊天的主題,並給予重點提示,待對話結束後,我們可逐一確認孩子記得多少剛才的對話內容,以評估孩子的側聽能力。
在孩子進入複雜的聽音環境前,我們趕緊一起來練習看看吧!
參考資料:
- Massaro, D.W., & Light, J. (2004). Using visible speech to train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of speech for individuals with hearing loss.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47(2), 30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