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5
發表人:張逸屏/研究員
(全文刊登於 NO.45雅文聽語期刊 一次看懂聽能管理)
聽能管理的概念,在一般的聽能復健或聽力學領域中很少提及,其實這概念是源自於聽覺口語教學法的範疇(馬英娟,2014),國際聽覺口語大師WarrenEstabrooks 在書中曾提及(Estabrooks, 2006),聽能管理與聽覺口語教學法可說是天生一對(natural companion),如同兩條腿一樣,必須相互搭配才能步行前進。顧名思義,聽能管理是對聽力損失兒童的聽力進行管理,運用各項檢查及評估工具、聽覺輔具等資源,對兒童的聽力進行評估與監控,使孩子的聽覺接收維持在良好的狀態,以確保語音訊息能完整、且淸晰地傳遞到大腦聽覺中樞。如此,再結合後續的聽覺口語法,以達到最佳早期療育成效的最終目標。
那麼,聽能管理包含了哪些面向呢?執行聽能管理又是誰的責任?落實聽能管理的目的以及挑戰分別是什麼呢?
聽能管理是良好聽語成效的基石
落實聽能管理是達到良好聽語成效的第一步。在聽損孩子學習聽與說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豐富且有意義的語言輸入,經過長時間的累積,才能發展出良好的口語和語言能力。但若孩子的聽覺輔具沒有發揮效果,那麼這些語言輸入的聽覺刺激,是無法確實傳遞到大腦的。可以把聽力損失想像成是一個通往大腦的通道出現了阻礙(Flexer & Rhoades,2016),而戴上聽覺輔具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阻礙,將語音訊息完整地傳送到大腦的聽覺中樞。然而,聽覺輔具是否能確實發揮效用,仰賴的就是一系列聽能管理項目的落實。
雅文曾經針對聽能管理項目落實度進行檢核,研究分析發現,聽損孩子的家長整體聽能管理落實程度愈高,可有效預測孩子較好的聽覺技巧發展(Chang et al.,2023),同時也和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呈現顯著的正相關(洪萱眉等人,2018)。這些發現都為聽能管理的重要性提供了研究實證的支持。另外,也有研究針對聽能管理當中的一個重要項目,也就是聽覺輔具的配戴時數進行統計與分析,結果發現,平均每天配戴輔具的時間愈長,孩子的詞彙發展也愈好(Hung et al., 2024)。根據研究當中的統計分析,配戴時間達到淸醒時間的九成以上的孩子,他們的詞彙表現比配戴時間未達九成的孩子們要來得好,而且差異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由此可知,聽能管理確實是奠定良好聽語療育成效的基礎,那聽能管理到底包含了哪些面向呢?
聽能管理的範疇
為了確保孩子能夠聽得淸楚,就要穩定配戴合適的聽覺輔具,然而要能達到這一點,實際上包含了許多面向。換句話說,所有的面向都必須兼顧,才能完整地落實聽能管理。當我們仔細拆解「持續穩定配戴設定合適的聽覺輔具」這個概念,其中包括了「持續穩定配戴」、「設定合適」、「聽覺輔具」這三個面向。這三個面向在時間順序上,要先確定「設定合適」、再掌握「聽覺輔具」的操作與保養,最後是「持續穩定配戴」,並搭配定期的聽力追蹤及居家監控聽力的變化,才能確保對於聽能狀況的變化能持續掌握,進入一個正向的循環。
因此,聽能管理的三大面向即為:(一)聽能狀況的評估與掌握、(二)聽覺輔具的操作與保養、(三)聽力居家監控與定期追蹤。
圖一 聽能管理所包含的三大面向,其實是圍繞在「持續穩定配戴設定合適的聽覺輔具」的核心概念上
其實,圖一的聽能管理概念圖,就如同聽損孩子家長進入聽語早療的歷程一般,一開始確診聽損的過程中,就要進行各式評估以掌握孩子的聽能狀況,如此才能依據聽能狀況選配設定合適的聽覺輔具。接著家長就要學習如何操作和保養輔具,以確保能夠正確地配戴並維持輔具的良好狀態,讓輔具發揮效益,追求將語音訊息淸楚完整地傳送到大腦的聽覺中樞。
而最後,由於聽力是有可能變化的,就如同近視度數可能會加深,因此,居家監控和定期追蹤的落實,就是要確保孩子持續擁有良好的聽能狀態,如同圖一下方的灰色箭頭所示,第三個面向的落實又能夠再回過頭來確保第一個面向的持續落實。在居家監控和定期追蹤這個面向,雅文基金會也發展了聽力居家監控的工具──雅文檢測音(Hung et al., 2016),並編制了檢測音的施測說明、示範影片與紀錄工具(雅文基金會,無日期),讓家長進行居家聽力監控時能夠運用。
此外,値得注意的是,雖然三個面向在開始進行的時間點有先後順序,然而,一旦進入療育歷程後、甚至到成人後,三個面向的聽能管理是並進且持續進行的。
聽能管理的落實
要能夠落實聽能管理的每個面向,必須掌握其中的細項。以下列出三大面向的內容:
1. 聽能狀況的評估與掌握
透過醫學診斷和聽力學檢查,完整掌握個案的聽力狀態,包括聽力損失的成因、類型、圖型、程度等。除了裸耳的聽力狀況外,亦需掌握配戴輔具矯正後的聽力狀況。
2. 聽覺輔具的操作與保養
透過各式評估完整掌握聽力狀況後,依據聽力狀況選配合適的聽覺輔具。並了解操作與配戴的方式、進行居家維護及定期至輔具公司保養。同時,需具備基礎的故障排除知識,無法排除時則送修。
3. 聽力居家監控與定期追蹤
逐步達到全時穩定配戴,並持續進行聽力的監控。因聽力及輔具狀態可能有變化,故日常居家的聽力檢測與輔具監聽,以及定期的追蹤檢查都至關重要,才能在聽力變化時即時處理,以免錯失黃金學習時機。
在雅文基金會,聽力師會針對剛進入聽覺口語教學法課程的家長,提供聽能管理落實度的諮詢訪談,針對以上三大面向,設計系統化的落實度檢核項目(圖二為檢核項目示例),了解家長在聽能管理上的疑問和困難,並提供建議。經過聽力師的衛教,家長的聽能管理落實度有顯著的提升(謝耀文等人,2022)。
圖二 聽能管理落實度檢核項目示例
聽能管理是誰的責任?
對於聽力損失的嬰幼兒來說,落實聽能管理的主要責任,似乎是落在家長的身上。然而事實上,聽能管理不僅僅是聽損孩子家長的責任,專業團隊以及孩子本身,都在其中扮演了角色。
如表一所列,耳科醫師和聽力師需合作進行診斷、評估、輔具調整及衛教等工作;聽覺口語師或相關專業人員需就聽能管理的各個面向給予個案及家長示範及衛教;而輔具公司則在衛教之外,亦需提供相關的工具以及維修保養等服務。而在孩子年幼時,家長是落實聽能管理的主要角色,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聽能管理的責任也需慢慢轉移到孩子的身上,讓孩子懂得為自己的聽能負起責任。但這並不是在孩子成年的那一天突然就把所有責任轉移到他身上,而是如同所有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過程,需要家長的陪伴與引導。這部份詳細的觀念與作法,可參考本期的社服專欄。
表一 聽能管理執行的角色分工
聽能管理的挑戰
然而在早療階段,由於孩子年紀幼小,聽能管理的主要工作還是會落在家長的身上。對家長來說,在聽能管理實踐上最感到困難的部份會是什麼呢?根據研究數據(Chang et al., 2023), 在三大聽能管理的面向當中,家長落實度最高的是「輔具的操作與保養」,而感覺較為困難的是在「聽力居家監控與定期追蹤」這個面向。而在經過聽力師或專業人員的諮詢衛教之後,落實度提升最多的也是「聽力居家監控與定期追蹤」這個面向(Hong et al., 2018),可見經過專業
人員的指導後,家長確實能針對較為困難的部份提升落實度。
另外,也有研究針對影響聽能管理落實度的因素進行探討(San Miguel et al.,2023),結果發現有兩大因素對於聽能管理的成效有影響:(1) 家長對於孩子聽損事實的認知彈性;(2) 自身面對聽能管理的動力。認知彈性指的是個人受到過往經驗、內在情緒感受的影響,而對於新事物是否能夠接納並採取正面行動。
舉例來說,在早療初期,家長可能會需要經過一段調適的歷程,在內心還未準備好接受孩子聽損的事實,或者對於孩子需配戴聽覺輔具感到擔憂時,有可能對孩子配戴輔具這件事仍有疑慮或感到不舒服,努力增加孩子配戴時數的過程中也充滿實務上及心理上的挑戰,上述這樣的狀態有可能歸因於較不具備認知彈性的情形。
而面對聽能管理的動力,則是包括了家長聽能管理的相關知能與技巧,以及自身落實聽能管理的信心程度。這是因為當人們對原先不熟悉的事物,在了解相關知識與技巧後,會進而提高自己的信心,自然也會比較有動力去進行。而針對這兩大因素的研究分析結果發現,如果家長較具備認知彈性,或是聽能管理動力較高,他們落實聽能管理的程度也會比較高。
有趣的是,上述研究也進一步探討了認知彈性與動力這兩大因素,和專業人員提供家長聽能管理衛教之間的交互作用。針對認知彈性相對較低的家長,相較於未提供專業人員衛教的家長,衛教服務對於聽能管理落實度的提升作用更加顯著。類似地,針對動力較為不足的家長,專業人員衛教也同樣能顯著提升聽能管理落實程度。
因此,專業人員在提升家長聽能管理落實度時,不能只重視知識和技巧的說明與示範,更要給予家長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勵。
專業人員支持陪伴家長克服挑戰
總結來說,落實聽能管理有賴專業人員對家長的協助與支持,除了向家長說明聽能管理是聽語成效重要基石的觀念外,還需提供相關知識、操作及聽力監控技巧以及諮詢,並且敏感地留意到家長對於孩子聽損事實的認知與落實聽能管理的動力,提供心理支持,才能踏穩聽語早療的第一步,邁向良好聽語成效的目標。
參考文獻
林淑芬(2016 年7 月)。聽能管理之「割」「捨」「離」。雅文聽語期刊,第29 期,頁12-14。
洪萱眉、張逸屏、陳姵樺、林卓垣、馬英娟(2018 年11 月)。以家庭為中心的聽能創/ 復健:家長教學技巧與聽能管理之角色。發表於第十九屆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國際論
文發表大會。台中:台中教育大學。
馬英娟(2014 年12 月)。聽能管理,從你我做起。基隆特教專刊,第7 期,頁8-10。
雅文基金會(無日期)。檢測音居家示範與實作。https://www.chfn.org.tw/detection/process
劉庭維、洪萱眉、張逸屏、陳姵樺、馬英娟 (2016 年10 月)。聽力損失孩童家長聽能管理落實度檢核與其因素探討。發表於第十七屆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國際論文發表大會。
新北市: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
謝耀文、張舒婷、洪萱眉、張逸屏、盧秋利、黃上維、馬英娟(2022 年12 月)。初探聽力師訪談對於提升聽力損失孩童家長聽能管理落實度之成效。發表於台灣聽力語言學會
111 年度學術研討會。台北:三軍總醫院。
Chang, Y., Chang, S.-T., Hong, H.-M., Ma, Y.-C. J., Hsieh, Y.-W., Huang, S.-W., Lu, C.-L., & Chen, P.-H. (2023, Aug.). Enhancing aural habilitation outcomes of children with hearing loss bysupporting parents’ implementation of audiological management. Presented at 32nd WorldCongress of the IALP, Auckland, New Zealand.
Estabrooks, W. (2006). Auditory-Verbal therapy and practice. In W. Estabrooks (Ed.), Auditory-Verbal therapy and practice (pp.1-22). Washington, DC: AG Bell Association for the Deaf andHard of Hearing.
Flexer, C., & Rhoades, E. A. (2016). Hearing, listening, the brain, and auditory-verbal therapy. In W. Estabrooks, K. MacIver-Lux, & E. A. Rhoades (Eds.), Auditory-verbal therapy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hearing loss and their families, and the practitioners who guide them (pp.23–33). Plural Publishing Inc.
Hong, H.-M. , Chang, Y., Chang, S.-T., Chen, P.-H., Ma, Y. J., & Liu, T.-W. (2018, June). Assessing and Improving Parents’ Implementation of Audiological Management for Children with Hearing Loss: From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Perspective. Poster presented at 2018 Hearing Across the Lifespan, Cernobbio, Italy.
Hung, Y. C., Lim, T. Z., Chen, P. H., & Tsai, Y. S. (2024). Hearing aid wear time and its impact on vocabulary in preschoolers with moderately severe to profound hearing lo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ology, 1–9.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80/14992027.2024.2313017
Hung, Y. C., Lin, C. Y., Tsai, L. C., & Lee, Y. J. (2016).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Mandarin Chinese-Oriented Sound Test.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 JSLHR, 59(2), 349–358. https://doi.org/10.1044/2015_JSLHR-H-15-0026
San Miguel, G. G., Muñoz, K., Barrett, T. S., & Twohig, M. P. (2023). Moderators and predictors in a parent hearing aid management eHealth progr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ology, 62(5),410–417. https://doi.org/10.1080/14992027.2022.204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