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5
發表人:王子宜/聽力師
(全文刊登於 NO.45雅文聽語期刊 一次看懂聽能管理)
「……我們確認好聽力,也戴助聽器上課了,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嗎?……」
「上課時老師和我們說聽能管理很重要,除了定期聽檢之外,我們在家還可以做什麼來幫助孩子聽得更好呢?」
其實當小朋友確診聽力損失,家長也準備好讓孩子配戴聽能輔具後,聽能管理的路程才剛剛開始,這是一條由家長、聽力師、聽覺口語老師、相關專業人員、甚至是孩子本身共同努力,穩步建立聽能基礎的漫漫長路。
那到底聽能管理包含什麼內容呢?
所謂的聽能管理,從最開始的聽力篩檢、聽力確診、輔具選配,到後續的輔具保養、定期追蹤,甚至是聽語發展教學觀察都包含在內,除由醫師排除耳朵疾病、聽力師提供聽力檢查結果,並將聽覺輔具調整至最佳設定外,家長日常留意孩子的聽能表現、做好輔具管理/保養,進行聽語互動教學,也都是為建立孩子良好聽能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接下來我們將一一說明上述提到的聽能管理細項內容。
定期聽力追蹤,為孩子的聽能把關
當孩子未通過聽力篩檢時,醫師會視狀況及需求安排完整的聽力評估,以利了解聽損程度及成因,但耳朵結構十分複雜,當孩子還沒有穩定表達身體狀態變化的能力時,家長往往無法及時發現聽力變化等異狀,因此定期回診聽力追蹤是非常重要的,那麼該多久追蹤一次聽力呢?可以把握以下原則:
● 已經確診,且聽力穩定:
六歲( 含) 以下,至少每半年一次;六歲以上至少每年一次。
● 已經確診,但聽力有變化:
依聽力變化幅度、原因,醫師/ 聽力師會建議縮短聽檢追蹤時間,可能為二到四
個月一次。
● 有定期於不同醫療院所或機構追蹤:
若有兩個( 含) 以上單位聽檢追蹤,各單位至少間隔一個月。
聽力追蹤的項目及內容有很多種,以下分為裸耳聽力、輔具效益評估、其他檢查項目做說明,醫師 / 聽力師也會考量孩子的認知年齡、聽力狀況、輔具使用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檢查內容。
表一 常見裸耳聽力檢查項目
表二 常見輔具效益評估項目
當孩子的聽力有變化,或神經功能有異狀,則醫師可能會安排其他檢查項目,如:基因檢查、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等構造檢查,來釐淸並追蹤聽力變化原因。
孩子狀況百百種,輔具不一定永遠合適
就像其他輔具,當度數加重、輔具效能衰弱或無法有效矯正時,聽覺輔具也會需要考量更換,如聽力變化後導致原本助聽器的功率不足,便需考慮換功率較強之款式,功率強的款式使用後矯正效益不彰,便得考量植入電子耳。
以下簡介臨床常見需要更換輔具的狀況,但若家長發現孩子的聆聽表現有異,或輔具出現雜訊、易耗電等狀況,仍需先和聽力師聯繫,以利做個別化處遇評估。
1. 輔具損壞時
● 為提供孩子穩定的聆聽品質,當輔具嚴重異常無法維修,或反覆送修仍常有異常時,便建議汰換。
● 輔具舊並不等於無法使用,若有做好日常及定期回廠保養,且輔具功率、功能皆可支援孩子的聆聽需求,就沒有立即
更換的急迫性。
2. 聽力變化以致輔具無法提供理想效益時
● 當孩子的聽力下降,以致原有的助聽器調整空間緊繃時,需考量更換功率較大的型號。
● 雖孩子的聽力無變化,但戴助聽器的聽辨表現持續不理想,除了加強聽語訓練外,也可考量更換為降噪功能、音質細
膩度較佳的助聽輔具,以提供較佳的聆聽品質。
● 當使用最大功率或合適設定的助聽器,但聆聽表現仍有瓶頸時,便需考量植入電子耳的需求;由於電子耳植入需考量
耳蝸、聽神經等構造及功能狀態,故建議得先和醫師及聽力師等醫療團隊討論評估。
3. 學習、聆聽需求變化時
● 可能發生在轉換就學環境時,如上學、升國中等,雖然輔具功率及效能尙足夠,但因聆聽情境變複雜,可能常態有藍芽串流手機、聆聽電話或更多元的聆聽程式需求,部分家長便會選擇做輔具升級。
穩定配戴輔具,是聽語發展的重要基礎
看到這個段落,爸爸媽媽應該會疑惑,幫孩子戴輔具難道也屬於聽能管理嗎?
沒錯,協助孩子培養穩定的配戴習慣可以說是聽能管理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研究顯示,穩定配戴輔具淸醒時間的九成以上孩童,他的詞彙表現明顯優於九成以下的孩子(Hung等,2024), 依據不同年齡、睡眠時間,建議配戴的時數不同,並鼓勵以除了洗澡、睡覺外皆能全時配戴為目標,因孩子無時無刻都在聆聽學習,配戴輔具提供良好聆聽品質,幫助他們在日常聆聽都能淸晰不費力。
圖一節錄自雅文基金會製作的「穩定配戴輔具教戰守則」衛教單,雖然孩子個別作息時間不同,但可仍可參考以下的建議時數作為穩定配戴目標參考。
圖一 穩定配戴時數建議
輔具保養很重要,隨時有聆聽好品質
聽覺輔具和大多數的電子產品一樣,潮濕容易讓它們產生故障異常,在使用輔具前後都應進行保養工作,並維持至少三個月一次回廠商做保養檢查;如此能確保孩子有良好的聆聽品質,並有助於延長輔具使用年限。以下簡介氣導助聽器、骨導助聽器及電子耳常見的保養工具,表三也提供簡易日常保養程序供參。
圖二 常見輔具保養工具使用說明
表三 輔具保養程序
聽能管理,是家長和孩子的共同課題
聽能管理並非僅是家長及照顧者責任,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從帶著他們一起了解、掌握自己的聽能表現及輔具保養/
使用注意事項,再到逐漸放手讓孩子自我管理,這是一條必經且重要的路程。
孩子需要學習的聽能管理可以概分幾個階段,例如可以先從教導他們在輔具沒有聲音時的電池更換或故障排除,接續是日常輔具保養,包含空氣球淸潔、乾燥罐除濕等各個細節的參與,之後再到瞭解自己的聽力及聆聽表現,最終可達將管理、輔具維護的責任交棒給孩子,而我們則作為輔助者的角色;整個歷程得循序漸進並環環相扣,學會適時的放手讓孩子去嘗試,不輕易插手協助,讓他們從錯誤中學習,才能培養其獨立自主的能力。
孩子總有一天要展翅高飛,從小開始學習如何幫助自己聽得更好並承接責任,才能在脫離療育機構甚至是獨立生活之後,仍可延續自小累績的聽能管理及早療成果,有自我管理、倡議能力,讓自己的人生聽得輕鬆、活得精采。
確認聽力、戴上輔具、準備好開始進行聽語學習了嗎?除了穩定配戴輔具,讓孩子隨時都能聆聽淸晰,好的聽能管理更可在聆聽學習的路上奠定絕佳的聽能基礎,幫助家長及孩子隨時掌握聽力及輔具效益。
當然,也不必憂心需要單打獨鬥,聽力師、聽覺口語老師以及相關專業人員都是我們堅實的後盾,若發現孩子聆聽有異狀,或輔具有雜訊等異常情形,可建議通知專業人員一同協助處理,以利將孩子的聆聽品質維持在最佳狀態喔。
參考文獻
林淑芬(2016)。孩子從小就要學─管理自我聽能。雅文聽語期刊,29,12-14。https://www.chfn.org.tw/publication/article/2/audiology_self
馬英娟(2012 年12 月)。聽能管理,從你我做起。基隆特教專刊,7。基隆市政府。168_ 特教專刊第7 期.pdf (kl.edu.tw)
戴宇晨(2020 年5 月21 日)。避開5 大NG 行為,聽能管理更給力。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https://www.chfn.org.tw/publication/article/4/hearing_management
Hung, Y. C., Lim, T. Z., Chen, P. H., & Tsai, Y. S. (2024). Hearing aid wear time and its impact on vocabulary in preschoolers with moderately severe to profound hearing lo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ology, 1–9.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80/14992027.2024.2
Madell J. R., Flexer C., Wolfe J., Schafer E. C. (2019). Pediatric Audiology: Diagnosis,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3rd ed.). Thi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