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1
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留意小孩有以下的情況:
- 一放學就精疲力盡,需要好好休息一段時間來充電
- 在學校吵鬧的教室裡,很容易分心或課堂活動參與的意願降低
- 當很多人在說話時,感覺會很難以集中注意力
如果上述的情形頻繁發生,或覺得小孩明明「不是聽不到、只是不想聽」的狀況隨著聆聽時間增加而變嚴重的話,小心可能是他耳朵已經聽得超過負荷,被聽覺疲勞的問題所影響!
為什麼會有聽覺疲勞?
若想將聲音轉換成一段有意義的內容,是需大腦花費力氣去進行解碼和分析。例如,在吵雜的環境中或聽取不熟悉的語言時,聆聽費力度會更高,容易覺得聽得不輕鬆、聽得好累。
聽覺疲勞則是指長時間聆聽聲音或語言後產生的疲勞感。這可能導致孩童參與的注意力降低、專注力下降和學習效率降低。對於聽力受損的孩子來說,這些問題可能會更加明顯,因為他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努力去理解聲音和語言的內容,從而更容易感到疲累。
聽覺疲勞如何避免?
首先,在觀察孩童是否受聽覺疲勞影響時,需先了解其「聽力」狀況!
盡管只是輕微的聽力受損,過往研究中也都發現聽覺疲勞的風險會增加,進而阻礙學習,此時若能積極給予適當的輔具矯正,就能有效減少聆聽負擔。但也要注意,輔具「設定」的適當性也很重要,不適當的音量可能會無法發揮預期的效果,因此需要定期安排聽力檢查去確認。
接著,將觀察到孩童可能較容易感到聽覺疲勞的活動記錄下來,並可透過以下幾個策略來克服:
調整學習時段:
建議和教師討論能否將較困難的課程,安排在孩子精神狀態比較好的時候進行,並搭配適度休息,幫助兒童能有好精神去吸收課程內容。
創造安靜的環境:
應減少或遠離無關學習的噪音。例如,在教室中可以避免坐在窗邊、風扇旁等容易受外在聲音干擾的位置;而在家中則是可以找一個安靜的房間進行學習,進而減少孩子需多花力氣去忽略干擾的機會。
變化活動步調:
將學習的內容少量分次規劃,或者是穿插互動遊戲,加入實作學習等活動,透過動靜交替的原則,避免讓孩子需維持聆聽的時間過長。
掌握說話技巧:
與孩子互動時放慢講解的速度,或是強調聲學線索,例如重複關鍵字,若是有配戴助聽器,則可以適當地靠近聽覺輔具說話,讓孩童能聽得清楚不費力。
使用輔聽科技:
如果聽力有受損應評估使用助聽器或電子耳等工具矯正聽力,而學習時則可搭配遠端麥克風系統等教學輔具,讓說話者的的聲音更清楚的傳遞至耳朵,有效減輕聆聽費力度。
總結來說,兒童若長時間處於聽得很費力的狀態下,就容易導致聽覺疲勞,進而會影響學習效率和參與意願。不過孩子較不會去自我表述感到疲勞,每個人的表現也不盡相同,有賴大人對於孩子的瞭解,才能在疲勞燈號亮起時有所察覺,及時發現聽覺疲勞的狀況並給予協助,幫助提升聽語學習成效。
參考資料:
- Bess, F. H., Gustafson, S. J., & Hornsby, B. W. (2014). How hard can it be to listen? Fatigue in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hearing los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udiology, 20, 1-14
- 吳佳佳(2017)。四道策略 增加孩子的專注力與配合度。取自https://www.chfn.org.tw/publication/article/1/20171024_concentration
- 張晏銘、林郡儀(2020)。聽力損失還是不專心──淺談微聽損族群。台灣聽力語言學會電子學報第八十九期。
- 羅明、謝佩吟、馬英娟、張逸屏、張晏銘(編)(2023)。聽覺疲勞感如何避免?。財團法人雅文聽語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