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0
發表人:張晏銘/聽力師「聽力師,為什麼我跟另一半甚至是我們的長輩,都沒有聽力問題,醫生卻說孩子的先天聽力問題是基因導致的……」
什麼是聽損基因
類似上述的疑問,時不時會出現在我們臨床服務的過程中,究竟聽損基因是什麼,它們又是如何影響我們「聽」呢?
「基因」是指有意義的DNA 片段,其中每個片段都是由特定位置的核苷酸所組成,這些特定位置又稱作「基因位點」或「基因座」。一連串的基因組成DNA,而雙股螺旋DNA加上組蛋白後便會形成染色體;人體的23 對染色體存在數十兆個細胞內。當基因上特定位置出現變異,會造成其生產的物質受影響,進而讓細胞甚至是耳朵結構出現異常,影響聽覺系統功能,導致聽力損失,這些基因便稱做「聽損基因」。
隨著醫學進步,現今已知的聽損基因高達上百種,甚至有研究指出,超過半數的先天性嬰幼兒聽損和基因異常有關,且多屬於隱性遺傳(Lee et al., 2023; Prosser et al.,2015)。也就是父母本身可能各自帶有因子,但沒有發病;因為機率的關係,遺傳給孩子時產生了成對的變化,導致聽損發生(吳振吉,2007);換句話說,即使我們本身甚至各自的父母都屬於聽力健康,但在沒有做基因檢查的情況下,也無法得知自己是否帶有聽損基因。
常見聽損基因的症狀與建議
類在臨床上,醫生或專業人員多會建議優先檢測「常見的聽損基因及基因位點」來初步釐淸受損者的聽力問題是否與遺傳有關,並會藉由抽血或口腔黏膜採樣取得檢體(檢測樣本)。
隨著基因檢測技術普及化,愈來愈多聽損者開始進行基因檢查,我們發現不同地域的基因變異類別有所差異,也發現各基因的盛行率和過往所知有所不同(Lee et al.,2023);根據今年四月發布的研究數據指出,現今臺灣最常見的聽損基因分別為GJB2、SLC26A4、OTOF 與MYO15A 等;若依程度劃分,輕中度聽損中基因變異比例最高者依序為GJB2(29%) 及SLC26A4(4%),MYO15A(1%) 和OTOF(1%) 並列第三,而在重至極重度聽損中,SLC26A4(17%) 比率最高,GJB2(14%) 次之、MYO15A(8%) 位列第三及OTOF(3%) 位列第四(Lee et al., 2023)。
基因的異常雖使我們先天不足,但後天我們仍可透過合適的管理,盡可能彌補與其他孩童的差距;我們將上述幾種基因的臨床表徵特性,及聽能管理追蹤建議整理後條列如下(吳振吉,2017;Chari & Chan, 2017; Chen et al., 2020; Chen et al., 2022; Lieu et al.,2020; Wu et al., 2017):
一、GJB2
➊ 臨床特性:
多屬於隱性遺傳,相較其他幾個聽損基因,其聽力變化相對穩定,但仍可能隨年紀長大而逐步變差;聽覺結構上內耳耳蝸構造多數為正常。以現今的研究發現,台灣常見的基因變異位置有c.109 G>A 及c.235delC;前者導致的聽力受損多為雙耳輕度至中度,後者則多屬於雙耳中重度至極重度聽損範圍。
➋ 聽能管理建議
(1) 醫療追蹤
c.109 G>A:由於此基因位置所導致的病變,多屬輕度至中度聽損範圍,新生兒聽力篩檢可能通過,故建議出生後可透過正規聽力檢查確認實際聽力狀況,並於五歲前安排每年至少一次的定期聽檢追蹤,以確認其聽力變化,並及時評估輔具介入需求。
c.235delC:此基因位置所導致的病變,起始聽力多屬雙耳中重至極重度聽損範圍,在確診聽力後宜盡速配戴輔具矯正,以幫助其聽語發展及各項學習;若配戴適當的助聽器後效益仍有限制,考量此類型病變者的內耳結構多為正常,可評估人工電子耳的植入需求。
(2) 生活監測
不論是c.109 G>A 或c.235delC 的基因位點變異,其聽力均有可能隨年紀長大而逐步變差,因此家長可將歷年的追蹤資料逐一留存,並定期檢視過往幾年內孩子的裸耳聽力是否有逐步下滑的現象,及現有輔具是否能有足夠的擴音,又或需要汰換。
二、SLC26A4
➊ 臨床特性:
多屬於隱性遺傳,常合併有內耳結構異常。此基因患者多數具「前庭導水管擴大( 症)」,使其聽能表現易因外力/ 劇烈壓力改變等而變差,唯變差後短期內有部分改善機會,但整體而言仍屬於波動性的聽力退化,如:原為50 分貝聽損,劇烈撞擊後變差20 分貝,而後又改善10 分貝;整體而言,相較於原先的50 分貝,最終仍掉到60 分貝。
➋ 聽能管理建議
(1) 醫療追蹤
此基因位置的病變,因有聽力短期內劇烈變化的風險,在助聽器選擇上,宜優先挑選調整空間較足夠之型號,避免聽力波動後不適配。另,除定期追蹤外,一旦發現聽力有變化,應盡速回診評估用藥需求及治療改善之可能。若確認聽力劇烈變化已影響生活溝通與學習,即使未來有略微回升的可能,仍應與專業人員討論輔具調整之必要性及方法;若聽力持續變差至雙耳極重度,在確認聽力不會改善後,需評估電子耳植入。
(2) 生活監測
生活中需特別留意頭部碰撞,並盡可能避免橄欖球等衝撞性運動;此外,因其聽力較有變化可能,宜定期做居家檢測監控(詳可見雅文檢測音),一旦發現孩子的聽覺表現連續數日有異常,便應盡速回診追蹤確認。
三、OTOF
➊ 臨床特性:
多屬於隱性遺傳,其臨床表徵為「聽神經病變」。此基因病變者易有「聽得到卻聽不懂」的狀況,在語音的辨識表現上常明顯差於其他類似聽損程度者,且在吵雜情境下尤其嚴重;又因有神經病變特徵,其ABR 結果多無法正確呈現患者實際聽力,所以建議以行為聽檢為主。
➋ 聽能管理建議
(1) 醫療追蹤
此基因所導致的病變,助聽器使用效益並不一定良好,因此在確認助聽器效益不彰的情況下,應優先考慮人工電子耳之植入;具現有多數研究指出,此類型患者植入人工電子耳之效益多屬良好;另,考量其有吵雜情境語音辨識困難,建議善用遠端麥克風系統改善此類困境。
(2) 生活監測
在年紀幼小時可優先評估助聽器配戴後之察覺效益,若後續發現孩子在語言理解上有所困難,又或者聽語學習受阻,則即便聽損程度未達雙耳極重度,也應和專業人員討論人工電子耳植入之必要性。
四、MYO15A
➊ 臨床特性:
多屬於隱性遺傳,此類型基因可能導致學語前或學語後的漸進性聽損,相較低頻而言,患者的高頻聽損程度通常較重。
➋ 聽能管理建議
(1) 醫療追蹤
此基因導致的病變,由於高頻聽損程度通常較低頻來得重,因此語音淸晰度需要留意;另,由於聽力可能漸進性的變差,因此在助聽器的選擇上除可優先挑選較具調整空間的型號外,亦可優先考量具有「降頻技術」之助聽器款式。
(2) 生活監測
考量其聽力有變化的可能, 因此和SLC26A4 的孩子相仿宜定期做居家檢測監控(詳可見雅文檢測音),尤其是高頻部分的察覺反應,一旦發現孩子的聽覺表現連續數日有異,便應盡速回診追蹤確認。
即使現今尙未有明確的醫療技術可以修復或治療上述基因問題,但瞭解常見基因的特性後,對於臨床檢測與不同報告間的交叉比對,仍有許多幫助(Lieu et al., 2020)。
即使先天不足,後天控管也可以讓差距一步步消除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不論是在婚前、產前、產中甚至是產後,都有愈來愈多的基因檢測類別可供我們選擇,若家族長輩具有先天性聽力受損,又或者家族中已有聽損寶寶,都可藉由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找出夫妻是否具有聽損之遺傳因子,幫助預測預後及安排相關生育計畫;而對於已經確診聽損的孩子來說,我們也可藉由基因檢測,交叉比對聽力檢查結果、瞭解聽損成因、預測日後聽能變化、評估輔具有無特殊需求,並依據特定的基因變異,採取不同預防措施等(Korver et al., 2017; Lieu et al., 2020)。
由於聽力基因多元,呈現出來的聽力特徵也不相同,除了定期追蹤聽力之外,若兒童已確診聽力受損,建議早期介入、早期療育,以保握學習黃金期,並與醫師、聽力師討論個別化的處遇方式。
基因醫學的發展已是現今趨勢,雖然現階段的主要應用還是在諮詢、了解原因、預後及輔具使用上,但在未來可能會破譯出更多跟聽力受損相關的基因,並對各個基因有不同的處遇建議或更多臨床應用,甚至基因治療也可能不再是電影情節。然而,在等待醫學科技進步的同時,對於已發現聽損的孩子們,仍需要及時矯正,唯有早期參與和積極的正向介入,才能讓孩子未來的聽說溝通能力光明可期。
(全文刊登於 NO.44雅文聽語期刊 遺傳性聽力損失)
參考文獻
吳振吉(2017)。認識聽力損失基因講議。2017 雅文基金會專題課程:認識聽力損失基因。
許權振、吳振吉。(2007)。感覺神經性聽損兒童應該接受基因檢測嗎?。雅文聽語期刊,(18), 10–12
臺大醫院基因分子診斷實驗室(2023 年10 月30 日)。次世代定序疾病基因突變檢測—大範圍—聽損(214
個基因) / 小範圍—聽損 (30 個基因) / 全表現子檢測—聽損 (728 個基因)。https://www.ntuh.gov.tw/
gene-lab-mollab/Fpage.action?muid=4040&fid=3858
慧智基因(2023 年10 月30 日)。「感覺神經性聽損基因檢測」衛教資訊。
https://www.sofivagenomics.com.tw/zh-tw/Product/5/3/item/31
Chari, D. A., & Chan, D. K. (2017).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Current
Otorhinolaryngology reports, 5(4), 251–258. https://doi.org/10.1007/s40136-017-0163-3
Chen, P. Y., Lin, Y. H., Liu, T. C., Lin, Y. H., Tseng, L. H., Yang, T. H., Chen, P.L., Wu, C. C., Hsu, C. J. & Hsu, C. J. (2020).
Prediction model for audiolog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GJB2 mutations. Ear and Hearing, 41(1), 143-149.
Chen, Y., Wang, Z., Jiang, Y., Lin, Y., Wang, X., Wang, Z., Tang, Z., Wang, Y., Wang, J., Gao, Y., Shi, W., Huang, Z., Li, Y.,
Shi, J., Wang, X., Yu, Q., Ma, Y., Zhou, J., Yang, T., & Wu, H. (2022). Biallelic p.V37I variant in GJB2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hearing loss with age. Genetics in Medicine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24(4), 915–923. https://doi.org/10.1016/j.gim.2021.12.007
Korver, A. M., Smith, R. J., Van Camp, G., Schleiss, M. R., Bitner-Glindzicz, M. A., Lustig, L. R., Usami, S. I., &
Boudewyns, A. N. (2017). Congenital hearing loss.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3, 16094. https://doi.
org/10.1038/nrdp.2016.94
Lee, Y. H., Tsai, C. Y., Lu, Y. S., Lin, P. H., Chiang, Y. T., Yang, T. H., Hsu, J. S., Hsu, C. J., Chen, P. L., Liu, T. C., & Wu, C. C.
(2023). Revisiting genetic epidemiology with a refined targeted gene panel for hereditary hearing impairment
in the Taiwanese population. Genes, 14(4), 880.
Lieu, J. E. C., Kenna, M., Anne, S., & Davidson, L. (2020). Hearing loss in children: A review. JAMA, 324(21), 2195-2205. https://doi.org/10.1001/jama.2020.17647
Prosser, J. D., Cohen, A. P., & Greinwald, J. H. (2015). Diagnostic evaluation of children with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Otolaryng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48(6), 975–982. https://doi.org/10.1016/j.otc.2015.07.004
Wu, C. C., Tsai, C. Y., Lin, Y. H., Chen, P. Y., Lin, P. H., Cheng, Y. F., Wu, C. M., Lin, Y. H., Lee, C. Y., Erdenechuluun,
J., Liu, T. C., Chen, P. L., & Hsu, C. J. (2019). Genetic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hereditary hearing
impairment in the Taiwanese population. Genes, 10(10), 772. https://doi.org/10.3390/genes10100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