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1
過完這個暑假後將有一群小朋友背起書包上學去,成為小學裡的小小新鮮人!為了這一天的到來,雅文基金會的老師、聽力師及聽損兒家長們從孩子戴上助聽器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做準備。
從最一開始,透過基金會的跨專業服務,家長了解聽力損失帶來的影響,讓孩子從嬰兒時期就開始使用聽覺輔具,並積極參與早期聽語課程,這些準備都奠定孩子「能聽會說」的基礎能力。然而「能聽會說」及基本自理能力是所有的兒童上學前的基本條件,上學後能不能聽得懂老師上課內容、跟上課程進度,學會讀、寫、算、能不能與老師同學相處融洽,溝通無礙等,才是聽損兒童真正的挑戰。
個人聽覺輔具的限制
絕大多數的聽力損失是無法被治癒的,僅能透過使用聽覺輔具來矯正聽力。也就是說,聽損者只有在戴上聽覺輔具時,聽力才是好的。取下了就無法聽清楚,甚至聽不到聲音。而每個人的聽損狀況不同,聽覺輔具的限制也因人而異。不過有一些限制是共通的,例如:聽覺輔具裡的麥克風收音範圍是有限的。當聲音 (說話聲或是環境聲音) 距離聽損者太遠時,即使戴了輔具,效益還是受到折損,導致聽不清楚;因此在課室或者是會議中,便容易因距離影響導致聆聽困難。
更複雜且更具挑戰的聽能環境
除了個人聽覺輔具的限制外,孩子上學後,每天將會待在學校至少8-10小時,家長不免會擔憂學校的學習環境是否有利於兒童學習。對聽損兒童而言,最理想的學習環境其實是一間隨時保持安靜的教室,所有的門窗關閉、不使用風扇、只使用靜音冷氣、班上一次只有一個人發言,且說話前都會走近聽損學生等等。沒錯,這樣的學習環境根本不存在!且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學習環境只會越來越複雜多元,不再只是小小治療室或居家近距離的互動了。
後疫情時代,教育輔具需求更大
近兩年受疫情影響,大家口罩不離口,雖然成功抵禦病毒,但是也隔絕了大家的面部表情、笑容以及說話的唇形。聽損兒童在學校上課時,除了面對個人聽覺輔具的限制、更複雜的聽能環境外,當遇到聽不清楚的情況時,原本能仰賴部分視覺線索來理解說話者所要表達的內容,如今都被口罩掩蔽,導致聽損兒童遭遇更困難的聆聽情境。
幸好,除了個人輔具之外,還有遠端麥克風系統可以幫助聽損兒童!遠端麥克風系統透過麥克風收音,能以無線傳輸的方式,將語音或聲音傳至個人輔具或接收器,藉此幫助聽損者克服距離的障礙。此外,因語音或聲音能直接送達個人輔具,進到聽損者的耳朵裡,較不怕環境噪音或迴響的干擾。如果個人聽覺輔具是克服聽覺障礙的利器,那麼「遠端麥克風系統」便是促進聽損兒童校園融合以及課業學習的最佳教育助手。當老師們願意為聽損兒童戴上遠端麥克風,除了不必擔心聽損兒童沒坐在第一排聽不清楚,而隨時費力地大聲講課外,更可以減少口罩遮掩帶來的負面影響。
圖:「遠端麥克風系統」是促進聽損兒童校園融合以及課業學習的最佳教育助手!
親師多溝通,順利融合沒煩惱
遠端麥克風系統固然能大大改善孩子在校園中的聆聽品質並提升學習效果,然而若沒有正確的使用,這些成效便無法完全彰顯,甚至變成另一種干擾。家長和老師可透過不同的管道,例如:IEP會議、專業人員入校訪視等,來交流遠端麥克風系統的正確使用方法,包括:正確的配戴位置、使用的時機點以及照護技巧,能幫助老師快速熟悉輔具,提升老師的使用自信,並降低輔具損壞機率。當老師熟悉遠端麥克風的基本功能後,亦可以嘗試其他進階用法,包括老師將麥克風交給上台報告、或發表意見的學生使用,可以幫助聽損兒童聽清楚同儕的說話內容等。
輔具到位,學習力UP
每個聽損兒童能順利融合的背後有學校老師、家長及專業人員的共同努力。父母及專業人員無法隨孩子進教室,但透過提供適合且功能正常的個人聽覺輔具,能幫助孩子準備好聆聽。再搭配老師使用的遠端麥克風科技來補足個人輔具的限制,能讓聽損兒童在課堂上的聆聽與學習更加順暢,進而增加他們的自信心,也提升他們的學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