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5
海倫凱勒說過:「失去視覺讓我與事物分離,但失去聽覺讓我與人們隔絕」。曾經,那些被診斷出重至極重度聽力損失的孩子,都會像當年的海倫一樣,失去與人們溝通互動的機會。所幸,感謝醫學科技的迅速發展,在60年代,先是美國的House醫生與其團隊研製了可穿戴的人工電子耳,接續70年代,再由澳洲墨爾本的Clark教授及奧地利的Hochmair教授,分別研發出多頻道電子耳系統後,人工電子耳已經成為嚴重聽力損失者,再次重拾聽覺的重要輔具。
透過電子耳成功聆聽的案例其實不勝枚舉,本會創辦人的小女兒鄭雅文就是人工電子耳的受益者,2歲多植入電子耳的她,如今能聽會說,還能成為電視節目主持人,甚至在2020年榮獲第24屆亞洲電視大獎──最佳娛樂節目主持人獎。
這些成功展現的案例,似乎就會留給大家一個印象──「電子耳應該就是那個終極的、萬能的、完美的聽覺輔具!」也因此在過去沒有健保補助的年代,即便電子耳要價不斐,但基於想要給孩子最好輔助的心情,基金會的聽力師們仍常被家長們問到,「用電子耳是不是比用助聽器更好?」其實,要能成功使用人工電子耳並沒有那麼簡單!若想要幫孩子選擇人工電子耳,請記得把握以下3要點,「程度」、「構造」及「期待」。
(一)程度
首先,人工電子耳主要是幫助重度至極重度的孩子重拾聽覺,這個程度的聽力損失者,其聽覺器官—耳蝸內部的絨毛細胞多數已嚴重受損或流失,無法透過傳統的擴音方法,來啟動細胞應有的功能,此時若能使用人工電子耳植入於耳蝸內部,輔以電流刺激,就能確保使用者得到較完整的聲音訊號;反過來說,如果孩子的聽損程度輕微或是僅為中度,他們耳蝸內還保有了許多有功能的絨毛細胞,傳統的助聽器擴音方法就能發揮應有成效──就如電子耳健保給付所指示,優耳聽力需劣於90 dBHL才符合給付條件,所以如果孩子的聽損程度並未達到現行的指示建議,聽力師就不會鼓勵使用人工電子耳。
(二)構造
與一般助聽器使用的方式不同,人工電子耳是一種需要透過手術植入後,才能使用的輔具,因此手術前必需確認放置植入體的聽覺構造是否符合需求。通常醫院的電子耳團隊會先安排影像學檢查,如:電腦斷層(CT Scan)或核磁共振(MRI)來確認耳蝸的圈數及聽神經狀態,以確認手術時的安全性和手術植入後的「成功率」。
由於電子耳是放置於耳蝸中,再給予聽神經刺激,若孩子的聽神經極度細小、發育不全或是缺乏,術後使用電子耳就可能不會有效果。在人工電子耳健保給付指引中,也同樣標示出,先天性聽障者,經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攝影確定至少具有一圈完整耳蝸存在且無其他手術禁忌者才符合補助條件,因此構造評估絕對是使用電子耳前要留意的重要環節。
(三)期待
最後,電子耳專業團隊應該要與家庭成員討論使用後的期待。現今的教育模式,口語教學與互動還是主流,因此多數家長都希望孩子使用電子耳後能做到能聽會說,並且融入主流的教育環境,但電子耳並非一勞永逸的輔具,順利開刀植入、安裝處理器並開頻後,孩子的聽能發展尚需「定期電流設定」及「聽語復健」,兩件事情配合。
電流圖的設定與孩子能透過電子耳聽到多小聲的聲音,及分辨多細微的聲音細節息息相關,所以只要發現日常聆聽表現不足,就應該要做電流調整,從幼兒期到學齡,甚至出社會後,都還是需要持續確保設定符合日常傾聽需要。
術後聽語復健也不可或缺,因為電子耳只能幫助孩子重拾聽覺,但聽覺訊號中的語言意義、文法,甚至對話理解,都需要大量的教學和練習才能建立。如同我們正常聽力的大人們與外國人互動時有語言隔閡一般,光是聽到聲音並無法讓我們聽懂對方的語言,也因此孩子開始使用電子耳後,要建立語言尚需要許多練習與付出。
選擇輔具對於首次照顧聽損兒童的家長而言,確實是一個陌生領域,而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去給孩子最好、最完整的照護也是每一個家長的期望。以聽力師的角度,適合的輔具才是最棒的輔具,因此如果孩子的聽損程度透過助聽器就能有良好的矯正效益,電子耳就不會是優先討論的選項;反過來說,若孩子的聽損程度較嚴重,電子耳就應該要列為考慮的項目之一。
隨著科技及聽語研究發展的推進,植入電子耳的考量也從原來的單耳植入,漸漸走向雙耳植入。以口語學習為考量,雙耳聽覺是專業團隊所推崇的,無論是雙耳助聽器、一耳助聽器加上一耳電子耳,或是雙耳電子耳,只要能達成雙耳聽覺,就是最好的輔具組合!期待大家閱讀本文後,能對電子耳的功效有更多了解,日後定能做出最適合自己孩子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