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9
(本文同步刊登於No.41雅文聽語期刊 Let’s do it! 打造用心聽好好說的永續未來)
海倫凱勒曾說「如果我能選擇恢復視力或聽力,我希望我能聽得見;因為,看不見讓我與物隔絕,聽不見卻讓我與人隔絕。」這段話不僅表達了聽覺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重要感官,也傳達出一旦當聽力受到損傷,帶來的影響不只是接收聲音的能力受限制,更會在無形中築起一道阻絕溝通的隱形高牆。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聽力報告指出,全球聽力損失人數超過4億人,其中高達3400萬是兒童*,而且聽損的盛行率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步攀升,從新生兒約為千分之二,至青少年上升到將近百分之二,迫使兒童的聽力問題成為各國政府不容忽視的健康議題。
*指中度聽損程度(40分貝)以上。
事實上,已有許多研究顯示,若兒童的聽損問題沒有得到適當的處置,對於語言、說話發展、溝通能力、認知功能、學業表現、工作表現、自我認同、心理等層面均會產生負面的影響(WHO, 2021;Madell, J. R., & Flexer, C., 2013)。雖然透過合適的輔具介入與聽能創/復健的幫助,能有效將上述聽力帶來的潛在問題風險有效降低,然而,WHO聽力報告卻指出全部的聽損人口中僅有17%的人使用聽覺輔具(包含助聽器、人工電子耳)矯正聽力,推測這其中的阻礙與聽力知識獲取不易、輔具費用高昂、聽損污名化等因素有關,使聽損兒童無法站在公平的立足點去面臨學習的挑戰,這些現實的困境都需要社會給予重視。
為了幫助聽損孩子們學習聽與說,並充分發揮天賦,雅文基金會期望能透過專業團隊與家長間的合作,讓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中減少阻礙。我們將從不同的面向,提供專業團隊及家長一些具體的建議,來協助我們的孩子一同實踐聽覺「永續發展」的目標。
「早期發現」聽力問題
相較於其他疾病而言,聽力問題較具隱蔽性,過往經常要等小孩口齒不清、專注力不佳、出現課業問題等困擾時才會想到要安排聽力檢查,但此時往往已經錯過最佳介入時間。要把握發展的黃金期,便得及早發現孩童的聽力問題。
.落實聽力篩檢:
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童提供聽力篩檢,是及早找出潛在聽力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在過去,雅文基金會與台北馬偕醫院合作,並在政府的支持下於2012年達成全面新生兒聽力篩檢的里程碑。然而,即使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檢也不代表聽力就會永遠健康,因為孩童在不同時期都存在聽力受損的風險(JCIH, 2007),如聽力基因異常導致的遲發性聽損、反覆中耳炎/中耳積水,長時間暴露噪音環境中等危害,都可能是導致出生後聽力下降的原因。
有鑑於此,國內外的聽力學會均建議孩童接受學前和學齡聽力篩檢(AAA, 2011;劉樹玉等人,2020);而在台灣的實際執行度則依各地方政府有個別落差,尚須聽語相關專業團隊透過實證研究支持,協助政府組織從政策面來努力,讓孩童聽力篩檢的需求被看見,才能提供就學中孩童更完善的聽覺照護。
對於孩童家長來說,我們可以先瞭解所在縣市的聽力篩檢政策,確認孩子是否有定期接受聽力篩檢;若有篩檢則應索取檢測結果,且當孩子篩檢後未通過,也應盡快至醫院就診安排完整的聽力檢查,來確認實際的聽力狀況及有無治療可能。
.留意聽覺的警訊:
除透過聽力篩檢找出聽力問題外,我們也需在日常觀察中來留意孩子的表現是否已發出了聽覺警訊。不論是專業人員或家長都可以透過問卷量表或發展評量工具,幫助檢視孩童的聽反應和語言發展狀況。舉例來說,可以對應一般孩童發展的里程碑,或者基金會過往設計的嬰幼兒聽覺行為觀察表、分齡的微聽損警示量表等,皆是容易取得的檢核工具。
在日常照護或者是教學上,聽力受損的孩童容易有不專心、不配合,或者學習一直卡關的情況出現,所以當察覺到這些警訊時,要盡早安排孩童進行完整的聽力檢查,以釐清其聽覺健康狀態。
建立「聽覺型大腦」
早期發現聽損是我們展開孩子聽語學習的第一步,但若要幫助孩子們打開耳朵的聆聽開關,尚需搭配合適的工具,來提供大腦聽覺區接收足夠的聲音刺激,成為促進聽力和語言的發展的重要養分(Flexer, C, 2018)。
.及早選配合適的聽覺輔具
過往研究多指出,「早配戴」輔具是幫助兒童有較佳語言發展、社交技巧等的關鍵因素(Yoshinaga et al., 1998; Laugen et al., 2017),若延遲過久,錯過大腦可塑性的黃金期,將影響輔具使用的預後(Sharma & Dorman, 2006)。但是,全面性新生兒聽力篩檢實施後,即便「早期發現聽損」,近年的統計數據我們卻發現,介入輔具的時間似乎未能「成正比」的提前。
經過觀察,我們發現其中一項原因是由於聽覺輔具對多數人來說相對陌生和不熟悉,不知該如何去選擇,加上其支出費用高,往往令家長和照顧者感到卻步,且常疑惑小朋友還小,能戴得住嗎?以及困惑配戴後是否真的會幫助聽語發展和學習,甚至還會擔心使用後受到異樣的眼光等標籤,導致遲未介入。考量以上這些疑慮,其實我們也有方法能一起去克服。
以本會推行已久的輔具銀行為例,透過租借「試用」的機制,聽損家庭可以嘗試踏出療育的第一步,有機會看見使用輔具對孩子的幫助,並建立使用信心;現在有愈來愈多的輔具廠商及機構一起加入這個行列,讓聽覺輔具的取得和使用效果變得更容易。
對於聽損兒童來說,聽覺輔具(如助聽器、人工電子耳、遠端麥克風/FM系統)是克服聽覺接收困境的最佳利器,而非負面的標籤。因此一旦確定孩童有聽損且屬於不可逆的情況,持續觀察並不會讓聽力康復,反之若能主動與友善的機構或廠商聯繫,透過專業人員協助便能使孩童儘早獲得矯正聽力的機會,重獲新「聲」,避免延宕黃金期。
.給予孩童長時間穩定配戴
美國學者Tomblin(2015)研究證實每天輔具配戴10小時以上,能促使聽損兒童有較佳的語言表現。這道理並不難理解,因為耳朵是不會關上的,所以孩童長時間穩定配戴輔具,是建立「聽覺型大腦」的首要條件。理想的配戴時數為孩童清醒時,除了洗澡之外均應穩定配戴。不過現實中,要讓孩童養成穩定配戴得習慣,多數時候並非一蹴可及,可能會受到許多因素影響(Nailand et al., 2022),因此需要透過家長和照顧者給予適當的引導策略來達成。
首先,建議與家庭成員和照顧者/教師積極的溝通配戴輔具的重要性,確保彼此對於孩童使用輔具上有高度的理解和認同。接著,建議配戴前先與聽力師討論合適的「固定方式」,如使用頭帶、固定帶、固定環等,避免輔具掉落或遺失。最後,透過「漸進式的延長配戴時間」、「溫柔堅定一致的原則」、「配戴時連結正向經驗」等方法來建立長時間配戴的好習慣。
若是孩童已入學就讀,建議家長能與學校老師溝通,請老師或聽語相關專業人員在班上進行聽力知識宣導,讓班上同學們對於孩童配戴的輔具有正確的認識,並且成為幫助孩童建立穩定配戴習慣的助手。此外,別忘了一起和孩子裝飾「聽覺小幫手」,例如選擇喜愛的輔具外觀顏色、貼上喜歡的卡通貼紙、使用耳模吊飾等,經由裝飾輔具不僅能展現自我風格,也可以協助孩子建構自我認同感,並培養自我保管輔具的意識。
自助助人的「聽能管理術」
穩定配戴良好的聽覺輔具後,孩子的聽語旅程才剛上路,若想一帆風順還需要做好聽能管理。聽能管理是幫助孩童學習聽與說相當重要的基本功,因為要先確保孩童聽得清楚,才有機會發展出良好的口語能力。聽能管理的核心概念包含「了解兒童聽力狀態」、「正確使用輔具」、「定期追蹤」(馬英娟,2014)。助聽器並不是戴上就好,更重要的是符合當下的聽力需求,部分兒童的聽力可能有波動風險,設定就會需要隨之調整;而聽覺輔具是精密的電子產品,存在故障的可能性,日常需做好輔具保養,幫助延長輔具使用壽命,當遇到問題時也才能及時反應。
.記錄與監控孩童的聽能狀態
受限於聽語專業人員無法時時刻刻跟在小孩身邊,真正能長時間給予陪伴的會是孩童的主要照顧者,單次檢查或評估可能難以覺察孩子完整樣貌。因此建議照顧者可以將孩子日常的聆聽狀況記錄下來,並且將所評估和觀察的結果一起回饋給跨專業團隊了解。像是回饋給聽力師,讓輔具的設定調整能更符合孩子的使用學習需求;回饋給老師/治療師,能根據孩童狀況做個別的教學調整。
以下提供幾項建議做記錄的重點項目:
(1)留存歷次的聽力檢查報告。檢視裸耳聽力是否穩定,以及確認輔具是否有良好的矯正效益。理想上建議聽力師能安排「語音聽力檢查」,幫助我們掌握孩童在不同情境下的聆聽狀況,以便分析孩童容易聽不清楚的語音,做為輔具調整和教學練習的參考(戴宇晨,2021)。
(2)生活情境孩童的聽反應。例如只要到吵雜環境就會大哭大鬧,或是在日常對話中,經常需要他人重述好多遍等情形,都是可以記錄的重點。
(3)練習利用雅文檢測音觀察,好處是可以提供不同頻率語音的接收距離和反應速率等資訊,落實居家聽能監控(洪右真,2014)。
(4)學校教師或療育團隊的反饋,例如學習上容易發不清楚的語音,或學校老師反應配戴輔具後容易放空等狀況均應提出來討論。
最後,除照顧者監控與紀錄孩童聽力狀況之外,相關專業人員在服務聽損家庭時,也應傾聽家長的回饋,全面了解孩童生活中遇到的困境,並給予合適的回應。
建構無障礙的溝通環境
雖然聽損孩童若能經由早期發現、早期介入,以及家長和孩童努力練習下,能逐漸發展出一定程度的聽說能力,但距離達到溝通無障礙的終點,只靠單方面的努力是做不到的,還需要溝通的夥伴一起合作,才能建構無障礙的溝通環境。
.空間環境的調整
配戴輔具後,仍可能受限於輔具麥克風收音的距離,以及學習環境較多元複雜等因素,難以確保孩童學習時有理想的聽覺接收,但這部分可以分別由孩童的家長、教師和聽力師從不同面向來協助。對於家長而言,可以留意自身家中的環境,盡量避免有不必要的噪音干擾。此外,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時,可以將幼兒園的環境、班上人數等納入考量,並且事先與學校老溝通孩子狀況。
從老師的角度來看,則可以調整班級位置、留意溝通對話方向,以及使用遠端麥克風/FM系統,來幫助聽損孩童學習時聽得更加清晰。最後,聽力師若有機會,鼓勵可以走入校園,看見孩童在聽檢室外應用聽能與他人互動的能力,並且根據孩童個別的聆聽需求,提供教室聲響環境的調整建議,讓聽損兒童的聆聽條件獲得優化,但若聽力師時間上不允許校訪,則可透過與老師聯繫或參考家長的反饋來提供協助。
.建立溝通新態度
生活中的歧視往往來自於偏見與無知。當我們能同理他人的困難時,才能撕下標籤,建築一個有愛無礙的社會,成為讓聽損兒童能發揮聽潛能的最後一片拼圖。
相關專業人員除了透過參與聽力研習和講座,提升對於聽損的認識與更新輔具的知識,我們建議專業人員可以將聽力的知識普及化,例如本會製作的聽力小宇宙系列影片,幫助向社會大眾宣導,讓我們能有敞開心胸了解彼此的機會,學習如何與不同的人溝通,讓每個人都能成為孩子生命中的推手。
在孩童的聽語旅程中,完成聽力檢查只是第一步,藉由落實永續發展的理念,才能幫助每一位聽損孩童打穩聽與說的基礎,發揮聽覺潛能。就如同給予他們良好的裝備,擁有公平的學習起點,才能在往後的人生路途中開展出更多元的機會,為自己發聲;而透過專業與家庭的攜手,孩子們最終能推倒聆聽困境造就的隱形高牆,並活出聲動人生。
參考資料:
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 (2011). Childhood hearing screening guidelines.
Flexer, C. (2018). The ears are doorways to the brain. Phonak Insight,https://www.phonakpro.com/content/dam/phonakpro/gc_hq/en/resources/evidence/white_paper/documents/technical_paper/insight_pediatric_ears_are_doorways_to_the_brain.pdf.
Joint Committee on Infant Hearing. (2007). Year 2007 position statement: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early hearing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programs. Pediatrics, 120(4), 898-921.
Laugen, N. J., Jacobsen, K. H., Rieffe, C., & Wichstrøm, L. (2017). Social skills i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unilateral and mild bilateral hearing loss. Deafness &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19, 54-62.
Madell, J. R., & Flexer, C. (2013). Pediatric audiology: Diagnosis,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Thieme.
Tomblin, J. B., Harrison, M., Ambrose, S. E., Walker, E. A., Oleson, J. J., & Moeller, M. P. (2015). Language outcomes in young children with mild to severe hearing loss. Ear and hearing, 36(0 1), 76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World report on hearing.
Nailand, L., Munro, N., & Purcell, A. (2022). Identifyi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Consistent Hearing Aid Use in Young Children With Early Identified Hearing Loss: A Scoping Review. Ear and Hearing, 43(3), 733-740.
Sharma, A., & Dorman, M. F. (2006). Central auditory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clinical implications. Advances in oto-rhino-laryngology, 64, 66–88. https://doi.org/10.1159/000094646
Yoshinaga-Itano, C., Sedey, A. L., Coulter, D. K., & Mehl, A. L. (1998). Language of early-and later-identified children with hearing loss. Pediatrics, 102(5), 1161-1171.
洪右真(2014)。淺談語音檢測──理論與臨床的結合。雅文期刊第25期,14-17。
馬英娟(2014)。聽能管理從你我做起。基隆特教專刊第七期。
劉樹玉、葉文英、江源泉、羅意琪、張憶萍、周寶宣、何旭爵、蔡政道(2020)。台灣兒童聽力篩檢指引,台灣聽力語言學會雜誌,42,15-47。
戴宇晨(2021)。有聽到,代表聽得清楚嗎??語音聽力檢查告訴我們的事。雅文期刊第40期,14-18。
捐款支持聽損兒學習聽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