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3
全文刊登於 NO.46雅文聽語期刊 聽見多元平等共融
發表人:林淑芬 聽力師
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和機構關注多元、平等與共融(DEI)的議題。對於服務聽力受損兒童的非營利機構和聽力師而言,這一議題尤為重要。聽力是孩子學習和與人溝通互動的重要基礎,尤其在校園中,能否聽得淸楚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成效和自信心。對於學生來說,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聽得到聲音,而是能夠聽淸楚並理解老師講課的內容,能夠跟上課堂的節奏,並參與與同學間的各種討論,包括課程及社交性質的討論。這正是「平等」在DEI 框架下的重要性所在:每個孩子無論其聽力狀況如何,都應該享有同樣的受教權和參與機會。
我們所服務的孩子,因先天性或後天性聽力受損而面臨諸多挑戰。他們需要配戴調整妥當的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才能聽得淸楚;需要父母從小一字一句反覆陪伴練習,才能在入學時擁有較好的說話與溝通能力;在學校中,他們需要比其他孩子更專心聆聽,才能跟上學習進度;他們容易受噪音干擾,但每天花最多時間所處的校園卻也是吵雜的。在主流學校裡,教師以口頭授課為主,因此聽得淸楚是孩子在主流學校學習的基礎能力。然而,目前沒有任何一種聽覺輔具能夠100% 還原正常聽力的淸晰度,因此本文將探討如何在教育環境中實現平等的受教權,並在多元平等共融的框架下推動社會對聽損學生的全面支持。
早期發現與介入的平等
在90 年代初期許多學者嘗試透過研究來發現影響聽損兒童聽能與說話能力的關鍵因素,結果發現不是聽力損失嚴重程度,不是社經地位,而是發現聽力損失並介入的時間點。最具代表性的研究為Yoshinaga-Itano 研究團隊,他們發現若寶寶在6 個月大以前確診並介入,則有機會在3 歲時發展出與同儕相當的語言能力。要達到該門檻,便需要在新生兒滿月前即完成篩檢,3 個月大以前完成確診,才有機會在6 個月大以前為他們選配助聽器並開始聽語早期療育 (簡稱1-3-6 原則)。此發現大大影響日後世界各國新生兒聽力篩檢計畫的擬定。
台灣在許多人的努力下,也自2012年3 月15 日開始實施全面性新生兒聽力篩檢(以下簡稱「新生兒聽篩」)。當年透過篩檢發現的聽損寶寶,如今已是國中的新鮮人。這一路雅文基金會見證了台灣聽損兒童的命運逐漸改變,從過去的聾即是啞、低升學率、低學習成就,到如今越來越接近1-3-6 原則。並如同研究結果呈現的,多數聽損兒童在3 歲(讀幼幼班或是小班年紀)時,便能夠發展出與同儕相當的聽、說能力,並能就讀學區內的學校。然而,他們是否自此能無憂無慮地成長?
新生兒聽力篩檢能成功篩出患有先天性聽力損失的嬰兒,但若孩子的聽力損失是在完成新生兒聽篩後才發生,不管是後天性聽力損失,或是遲發性的先天性聽力損失,仍需要靠父母自行察覺。然而,多數父母未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無法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聽力異常,往往在多年後,因語言發展或學習出現明顯問題才發現孩子聽力異常,錯失早期發現、早期介入的機會。
因此,自1995 年便存在的「學齡前兒童聽力篩檢」(以下簡稱「學前聽篩」)顯得相當重要。該篩檢旨在孩子3-4 歲時,由公衛護理師攜帶聽力篩檢儀至幼兒園提供聽力篩檢服務。然而,自新生兒聽力篩檢成為國家政策後,「學前聽篩」獲得的關注及資源逐漸減少,部分縣市甚至已經停止辦理多年。聽力保健是人們再進行聽與說溝通交流的重要共融能力,期待醫療政策單位能同樣重視兩個年齡段的篩檢,才能及早幫助這些後天性聽力受損或遲發性聽損的孩子在進入小學前即能被發現,並獲得需要的治療或介入。
被了解的平等
在服務聽損兒童的過程中,雅文基金會的聽力師、聽覺口語師和社工花在家長衛教的時間不亞於評估孩子的時間,主要原因是多數民眾及家長對聽力損失缺乏了解,導致誤解,造成「不平等」的對待。剛確診的聽損兒童家長經常對專業人員說:「平常小孩都有聽到聲音,怎麼會是聽障呢?」,我們需要堅持不懈地向家長說明:「聽得到不等於聽得淸楚,更不等於聽得懂,聽得明白」唯有當家長了解,他們才有能力為孩子示範如何跟別人說明孩子的情況。有一天當孩子長大了,他才有能力為自己發聲,被別人所了解。
聽力師首先會和家長解釋「察覺」與「辨識」聲音的差異。要了解孩子察覺聲音的能力,需要取得孩子的聽力圖(圖一),聽力圖上會記錄孩子的聽覺敏感度在哪裡?裸耳/ 裸聽的結果如何?戴上聽覺輔具之後能改善多少?左耳裸耳結果以符號「X」標示,矯正後聽力以「V」標示;右耳裸耳結果以「O」標示,矯正後聽力以「H」標示。聲音有分低音頻、中音頻和高音頻,聽力圖上的曲線可以讓我們知道,左右耳對於不同頻率(低、中、高頻)聲音的敏感度落在幾分貝。
接著我們必須說明,聽力正常者的聽覺敏感度均標是在0 分貝,高標在-10 分貝,低標在15 分貝(兒童)或25 分貝(成人)。目的是提醒家長,孩子戴上輔具後聽力獲得很好的改善,但無法達到和聽常者一樣的水準。
與生活結合的聽力評估與親師友善的諮詢
除了有沒有聽到聲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想知道孩子是否聽得淸楚,甚至是否聽得懂。因此在聽力檢查室中我們會進行語音
聽辨測驗,特別是孩子戴上聽覺輔具後的聽辨測驗。聽力師最常進行的三種情境測驗分別為:在安靜環境中聆聽一般和小聲音量的語音,以及在吵雜環境中聆聽一般音量的語音。第一個情境是理想情境,當環境很安靜,說話者距離孩子較近,且說話音量適中,孩子的聽辨能力如何?最後一個情境較貼近孩子日常的聆聽表現,特別是在學校有噪音干擾時,第二個情境則是介於中間。聽損兒童在噪音中情境聆聽時,聽到的音量較小聲(如同第二個情境),只是第二個情境沒有噪音干擾,可用來區分孩子的聽辨困難是源自於音量不足,還是噪音干擾。
語音聽辨測驗結果可以幫助聽損學生的師長更了解他們。以圖二的範例來說明,安安在理想的情境中能聽淸楚9 成的語音訊
息,當說話者距離較遠,說話音量變小,他的辨識能力剩下7 成,或是環境中有競爭噪音時,他的辨識能力剩下6 成。所以難怪
他在學校的表現不佳,老師經常覺得他不專心,原來是他聽得不太淸楚。聽力師也可以進一步與家長討論如何幫助聽損學生:調整輔具能提升辨識率嗎?還是需要更換輔具?需要使用其他教育輔具,例如遠端麥克風系統(俗稱FM 系統)?需要更換輸出功率更強的助聽器,或是植入電子耳?
成功的融合教育與平等
經過前人的努力,台灣的聽損學生均能向教育部免費申請遠端麥克風系統(俗稱FM 系統)。該系統包括發射器和接收器,發射器由課堂上的主要說話者(老師)配戴,接收器則接在個人聽覺輔具上。該系統在臨床上顯示出極佳的效益,可有效改善聽損學生在噪音中的聽辨率,例如在學校上課的情境中。以圖二中的安安為例,他在吵雜環境中的聽辨率為60%,但接上遠端麥克風系統後,可提升至90%。
然而,許多聽損學生表示,他們在學校遇到的最大挑戰是小組討論以及下課時間與同學的交談。這些情境通常在極度吵雜的環境中發生,他們難以聽取或理解交談內容,且這些情境因有多位說話者,難以透過現有的遠端麥克風系統改善。聽辨能力較好的聽損學生或許能參與更多,但聽辨能力較差的學生參與度便會少許多,甚至完全不參與。
此外,由於一個班級通常只會有1-2位聽損學生,加上老師工作繁重,因此師長多數期待孩子能主動將發射器拿給老師使用。若聽損學生因覺得尷尬或害羞未拿出時,該堂課老師很可能就不會使用。偶爾也會聽聞有老師拒絕使用,或拒絕以正確方式使用時,學生更加不敢再次要求老師。在這種情況下,願意為聽損學生挺身而出的可能只有少數學生的家長。若聽損學生能夠獲得平等的受教機會,上述情況便能獲得改變,由學校主動提供設備,老師積極使用。
丹麥有一間名叫Decibel 的機構曾在2017 至2021 年實施一項計畫,為 「IHEAR– in school with hearing impairment」,他們的願景是沒有聽損學生被落下。計畫中有46 位聽損學生及30 位聽常學生,總共45 間小學全程參與計畫,這些聽損學生加入計畫前須至少接受聽覺口語課程三年,並在專案進行期間持續接受輔導。硬體設備方面,參與此專案的學生班級均安裝全套遠端麥克風系統(包括老師配戴的發射器1 台,聲場喇叭1 台,多媒體發射器1 台及學生發言用的麥克風數個,兩個人共用一支)。
當老師上課或使用多媒體時,其聲音會傳到聽損學生的聽覺輔具中,也會透過聲場喇叭傳出,讓全班同學受益。課堂上需要發言時,學生需要先舉手,取得老師的同意後可拿起麥克風說話,他的說話聲音會透過聲場喇叭傳出,讓全班都聽淸楚。參與這項專案的老師反饋上課更輕鬆,不但能輕鬆取得全班同學的注意力,也覺得所有的學生更加專注。使用桌上發言用的麥克風狀況也比預期好,因為聲音會被放大,學生發言時會比較謹愼,也不需要擔心自己的聲音太小。聽常學生反饋這套設備讓他們聽得更淸楚。聽損學生則認為自己在班上的參與度大大提升。
促進DEI 需要持續努力
推動聽損兒童的多元、平等與共融(DEI)是一項需要持續努力的長期使命。要確保這些孩子獲得平等的機會,並眞正融入社會,我們需要從多個層面展開行動。
首先,從聽力師和研究員等專業人士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開發更多本土化的語言評估工具。目前,國內適用於不同年齡層的語料資源極其有限,導致部分聽損學生在測試中由於過於熟悉測試內容,無法準確反映其眞實能力。因此,開發符合需求的語言測試工具將有助於更準確地評估聽損學生的聽力和語言發展情況。
其次,若身為輔具廠商,我們或許可投入更多資源研發或引進更具經濟效益、更能針對學校學習環境量身定制的聽覺輔具與設備。這些輔具不僅能提升聽損學生的學習品質,還能增強他們的社交參與,從而促進全方位的發展。
此外,在學校端則能透過關注學習環境的聲學設計。正如前言所提及,孩子們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校園中度過,但校園環境往往充滿噪音。未來的校園改建或新建計畫中,考慮如何使教室更安靜、更適合聽損兒童學習,不僅有助於他們,也能改善所有學生的學習環境。丹麥的Decibel 計畫為我們展示了融合教育的理想樣貌,不僅讓聽損學生在教室內獲得平等的學習機會,還讓所有學生和老師都能從中受益。雖然受限於設備的成本高昂,台灣暫時無法效法這類計畫,但我們仍可借鑑其中的概念,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來幫助聽損學生。
要眞正實現聽損兒同的平等受教權和全面參與,需要更多跨領域的合作與創新,這不僅依賴專業人士的持續努力,也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與理解。期望有更多的人加入這個行列,與我們一同為聽損兒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讓我們攜手並肩,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在公平、包容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林鴻清、徐銘燦、張克昌、劉殿楨、林玉珍、吳穗華、曾德運、黃春雄、翁瑞亨、陳美珠、盛華(2004)。台灣學前兒童之聽力篩檢。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雜誌,39(3),117-123。
願景工程基金會. (n.d.). 難「聽」之隱——聽障生的隱形求學困境. Retrieved October 14, 2024, from
https://visionproject.org.tw/project/hearing-impaired-study.
Decibel – børn og unge med høretab. (2021, March 1). I skole med høretab [Video].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7-gVXkciMI&t=202s.
Joint Committee on Infant Hearing. (2000). Year 2000 position statement: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early hearing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programs. Pediatrics, 106(4), 798-817.
Joint Committee on Infant Hearing. (2007). Year 2007 position statement: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early hearing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programs. Pediatrics, 120(4), 898-921.
Lignel Josvassen, J., & Wischmann, S. (2021, July). In school with hearing los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G Bell Global Virtual Listening and Spoken Language (LSL) Symposium. Retrieved from
https://agbellsymposium.com/wp-content/uploads/2021/06/on-demand-session-table-of-contents-with-ceu-counts-1.pdf.
Yoshinaga-Itano, C. (2003). From screening to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vention: Discovering predictors to successful outcomes for children with significant hearing loss.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 8(1),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