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3
全文刊登於 NO.46雅文聽語期刊 聽見多元平等共融
發表人:陳嘉真 社工師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家庭型態的多元化,每位聽損兒童在成長背景、就學歷程、人際互動及家庭樣貌上都有所不同,因此,看見不同家庭樣貌之間的差異,並尊重每個聽損兒家庭的個別化需求,是攜手為聽損兒童的成長與發展,營造友善包容環境的關鍵第一步。
認識個別差異
每個人都具有個別差異,這些差異受到其家庭背景、生活經歷、性格、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影響,而呈現出獨特性。以雙胞胎為例,雖然共同成長且擁有相似的外貌,但他們的學習方式、人格發展等方面可能大不相同。認識這些個別差異,能讓我們更理解每個人的獨特之處,並學會尊重接納彼此,進而減少偏見與誤解。
而在家庭結構方面,隨著社會變遷及個人選擇的多樣化,傳統的核心家庭已不再是唯一的模式。如今的家庭可能包括核心家庭、三代同堂、大家庭、單親家庭、繼親家庭、跨國或跨文化家庭、同性伴侶家庭……等多種形式。每個家庭和個人都擁有獨特的文化背景,這些背景影響並形塑了他們的價値觀、行為模式以及多樣化的需求。尤其是非傳統的親職角色和家庭形式,更衍生出各種不同的需求與挑戰。
看見多元需求
不同家庭背景的聽損兒童,其療育需求各不相同,可能受到家庭經濟狀況、跨國或多元文化背景、聽損程度、是否合併多重障礙等因素的影響。社工透過傾聽每個家庭的故事,深入了解孩子和家長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並從多方面去識別需求差異,例如主要照顧者的養育經驗、經濟條件、文化背景、家庭結構以及城鄉差異等。我們尊重每個家庭的獨特性,彈性調整服務方式,以提供適切的支持與協助。
年輕爸媽/ 熟齡爸媽
對父母而言,教養方式是一種學習過程,並無絕對的對錯。對於年輕的新手爸媽來說,照顧聽損兒童常伴隨著焦慮,特別是在育兒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容易擔心自己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或不確定如何尋找適合的資源。由於他們可能尙未建立足夠的應對能力,因此需要專業人員的引導,提供基礎的育兒知識和心理支持,以增強他們的自信與育兒能力。
另一方面,對熟齡父母來說,由於孩子得來不易,容易產生補償心理,對孩子特別寵愛。除了在教養上的挑戰外,這些父母自身可能還面臨健康問題或體力不足,影響他們陪伴孩子參加療育課程的動力(江睿毓,2017)。因此,他們可能需要專業人員協助規劃合適的療育時間,或連結可替代的照顧資源。同時,專業人員也可適時協助熟齡家長理解孩子自主發展的重要性,協助他們找到放手與支持之間的平衡。
一般家庭/(中) 低收入戶家庭
在孩子確認聽力損失前,會安排完整的聽力檢查;確診後則建議購買助聽器。然而,檢查的醫療費用和助聽器的購買成本,往往會受到家庭經濟條件的影響。對於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孩子的聽能需求能夠即時滿足,因此確診後提供廠商資訊、輔具選擇和後續療育建議就十分重要,他們通常會立即購買助聽器,並開始聽語療育課程。
相對而言,經濟困難的家庭則面臨著日常生活支出、聽能檢查費用與助聽器購買成本之間的經濟壓力,往往難以全額負擔這些支出,因此必須在優先順序上做取捨。對此,專業人員可依其需求,協助連結政府的生活補助、身心障礙者輔具補助及實物資源,從而緩解經濟負擔。
台灣父母/ 新住民父母
台灣父母通常對於本地的醫療資源相對熟悉,且大多會主動尋求社會支持網絡,如親友或社群團體,快速找到育兒知識、早期療育等相關資源。然而,由於台灣社會對學習成就及孩子發展有較高期待,父母在面對聽損兒童的學習進度與發展時可能承受額外壓力,因此適時提供心理支持,幫助家長紓解焦慮與壓力,是十分重要的。
相比之下,新住民家庭的聽損兒童往往面臨更為複雜的挑戰,不僅需要應對聽力損失的問題,還需克服語言溝通、身份認同及生活適應等多方面壓力。這些孩子可能面臨雙語或多語學習的需求,並且在文化和生活習慣上與主流社會存在差異,進而影響他們在校園中的適應和社交互動。透過與學校的密切合作,召開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會議,針對孩子的個別特質與能力,制定特教及相關治療服務的全面支持計畫,有助於孩子的全方位發展。
雙親家庭/ 非傳統家庭
在雙親家庭中,父母通常有較明確的角色分工,例如一方主要負責經濟支出,另一方則專注於照顧孩子。這種明確分工在照顧聽損兒童時,可以有效分擔壓力。然而,單親家庭則由一人承擔照顧孩子與經濟支持的雙重責任,因此在面對孩子的聽力問題時往往承受更大壓力。協助單親家長平衡工作與育兒需求,除了協助申請補助資源,還可適時安排喘息活動,以減輕負擔。
對於同性伴侶家庭而言,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教育與發展需求與其他家庭無異,但往往在尋求社會支持時面臨更多挑戰,可能遭遇偏見或誤解,難以獲得充分的尊重與包容。在與此類型家庭互動時,尊重他們對稱謂與角色分工的選擇,這種理解與支持不僅能增強家庭的信任感,亦讓他們感受到被重視與尊重。
都會區/ 偏鄉地區
城鄉差距是影響資源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從教育、醫療到社會福利,都市的資源相對豐富,但由於人口密集、資源有限,專業人員的服務時間往往不足,因此如何協助家長釐淸問題、安排適切的資源,並規劃資源之間的銜接成為關鍵工作。
偏鄉地區的聽損兒童及其家庭則面臨著醫療和教育資源稀缺的重大挑戰。家長為了安排聽力檢查,需長途奔波至都市,確認孩子的聽力狀況和輔具需求前,已經耗費大量的時間、交通成本和精神體力,這也往往影響後續療育的意願,難以如都市家庭般獲取即時資源,進而影響孩子的成長與發展。為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應加強與非營利組織、政府機構及當地社區組織的合作,以提供綜合且多元的服務。
聽人家庭/ 聾人家庭
聽人家庭的父母,以口語為主要溝通方式,在得知孩子有聽力損失時,情緒容易會出現焦慮、抗拒或否認的情況,特別是對於重度、極重度的聽損的兒童,溝通可能變得困難,需要學習新的溝通技巧,如手語或其他輔助溝通方法,幫助孩子與家長可以有更好的理解和互動方式。
而聾人家庭的父母,本身已經熟悉手語溝通方式,將聾人文化和群體視為生活的一部分,也提早知道基因遺傳的可能性,面對孩子的聽力損失,更偏向鼓勵孩子接受手語和融入聾人群體,需要額外協助孩子該如何融入以口語為主的社會環境中,協助家庭整合適切資源,提供適應主流教育系統的支持和選項,確保孩子獲得多方面的發展機會 。
擁抱個別差異,從對話引導開始
在滿足多元化需求的過程中,我們也不能忽略要適時引導孩子學習如何尊重他人和接納差異,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漸漸注意到自己和別人的不同,此時孩子的生理、心理狀態都還處在自我概念發展階段,家長可以依據孩子的年齡層面,透過不同切入點與討論方式,引導孩子表達意見,探討個別差異性議題。
當孩子意識到「不一樣」,瞭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分享這些發現的過程(黃敦晴,2021),若家長願意傾聽、重視,有助於孩子更好地適應和融入,到達成年階段時,在社會中成熟、共同參與公共事務。
讓每個聲音被聽見,攜手創造多元、共融環境
每個聽損兒童的家庭都有不一樣的文化、背景與需求,這些家庭的聲音都應該被聽見。社工在服務過程中,需評估家庭的經濟狀況、文化背景及親友資源等,連結適當的資源,協助聽損兒童在療育的路上能夠獲得公平的資源。
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與家庭透過促進交流,有機會在同一環境中互相學習與成長,從中學會尊重彼此的差異,學會理解和欣賞他人,不僅有助於聽損兒童的成長,也推動了整個社會對於差異的尊重與接納,讓每個人都能在平等的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共同創造多元、平等、共融的社會環境。
參考文獻
江睿毓(2017)。教養有原則,關係夠親密~「老來得子!」育兒6 關卡。親子天下。
https://www.mababy.com/knowledge-detail?id=6213HYPERLINK
https://www.parenting.com.tw/columnist/780
黃敦晴(2021)。面對不同族群的仇恨與歧視,如何教孩子發聲保護自己。親子天下。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190
兒少照顧與親職教育:開展以家庭為中心的實務。社區發展季刊(108 年9 月)
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1196&pid=9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