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2009.06.26
發表人:南區中心教研部陳楓靜老師
聽損孩童經過療育後,進入普通學校就讀及融合社會生活時,除了課業上的學習及環境適應之外,接下來呢?父母們應該要注意哪些部份?曾有聽損兒家長擔憂的問:「看到有些較大的聽損孩童與同學相處時,有時會認為別人理所當然要幫他的忙,而以不當的表達方式與別人產生誤會,因而產生挫折,我的寶貝長大以後也會這樣嗎?」
對於進階的聽損孩子們,除了能聽會說之外,聽覺口語師認為另一個重要的課題是面對人際關係的互動,尤其是看到孩子有足夠的語言溝通能力,但家長心中又不免有上述的疑慮時,可以怎麼做呢?當家長們擔心聽損孩童不了解如何正確的跟人互動、溝通而導致人際關係不佳、不獨立,那麼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該如何引導聽損孩童呢?
以下提供給家長們對於提升聽損孩童社交能力發展的幾點建議:
1. 培養聽損孩童觀察及理解能力:跟聽損孩童外出時,在目標語言輸入之餘,引導孩子觀察、並討論情境中人們做了什麼 (眼神、肢體、表情)?說了什麼話(語言內容及語調)及為什麼這麼做?
2. 建立聽損孩童的閱讀習慣:和聽損孩童一同閱讀繪本,藉由繪本擴展聽損孩童生活經驗及進階語彙,引導孩子觀察故事中的角色如何與人互動及表達情緒,並提供聽損孩童練習表達的機會。
3. 練習與人建立正確的溝通與社交技巧:跟聽損孩童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練習應對語言、聲音語調、肢體語言和眼神注視及輪替並配合適當的表情。
4. 學習並練習分享:與聽損孩童分享不同肢體、表情、語言內容及語調的不同意義;生活中的各種互動及社交經驗及感受;並引導孩子傾聽及學習分享。
5. 建立傾聽的能力:學習傾聽孩子的語言及內心需求與想法,也訓練聽損孩童有耐性的傾聽他人所分享的內容,溝通是雙向的,傾聽、等待、輪替及表達是溝通必備的架構。
6. 學習同理及體諒:語言及肢體表現傳遞不同訊息,訊息的背後的原因為何?讓聽損孩童練習同理他人的感受並討論自己不經意的行為造成的影響。
7. 學習察言觀色及負責:引導聽損孩童與他人溝通互動時,學著觀察並判斷下一步該進行的策略。例如如何轉換或延續話題。
8. 身體力行:提供情境及機會讓聽損孩童學習操作並訓練孩子的獨立行為,過度保護將養成聽損孩童不動手只動口的習慣,學習基本生活自理及日常生活所需的能力,除了自理之外還能協助他人,擔負助人的角色。
9. 平等對待:聽常者及聽損者的角色是平等的,也是互惠的。所有人都有權接受與提供協助,訓練聽損孩童同時具備給予及接受的能力,並與人建立正確及適當的人際關係,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
10.提供良好的互動環境及正確的身教示範:將對聽損孩童的期望化為行動,提供正確及合宜的身教及言教。環境是孩子最好的學習管道,我們的言行孩子看在眼裡也將在他們的身上展現。
11.鼓勵孩子的言行表現:當聽損孩童在社交處理上做了適當的回應時,給予聽損孩童肯定的眼神及鼓勵,並讓聽損孩童具體的感受我們的肯定與讚賞。
上述的技巧希望對提升聽損孩童的社交技巧有所助益,對進階的孩子們而言,家長們支持他們的動機表現,包容他們的不完美並適時給予鼓勵,都是讓孩子繼續進步的最大動力。雅文基金會也希望透過聽覺口語師的建議及家長們用心引導,讓聽損孩童的社交技巧能更加純熟、完美,與他人的相處溝通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