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8
遊戲區不時有吵鬧聲,兩個孩子互不相讓地說:「這是我的!」接著,就直接從對方手中把玩具搶過來。這是推著教具車準備迎接孩子上課時的我,經常看到的場景。偶爾也會見到孩子哭紅了雙眼,一問之下才知是因為搶了玩具而被媽媽處罰。
當孩子還小,特別是身為家中唯一的子女,常已習慣玩具及物品都屬於自己獨有,不懂分享的概念,以致於進入群體生活時容易引起爭執。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中也提到:2~7歲的孩子正處於自我為中心的階段。因此,要開始讓孩子開始學習觀察別人的想法與感受,才能進一步發展出同理心與利他行為。
發現當孩子在公共場所的遊戲區,堅持玩具是「自己的」、不願意分享時,建議家長先別過度責罵,應先詢問孩子的想法,告訴他公共區域的東西大家都可以玩,不是屬於自己的。同時透過輪流的方式,在等待過程中引導孩子找尋其他玩具,轉換情緒。另外,手足之間出現互搶玩具的場面時,亦可藉此進行機會教育。家長須先了解兩方搶奪的原因,適時安撫孩子們的情緒後,教導孩子正確的做法,例如:詢問對方願不願意借出玩具、尋找其他的玩具與對方交換,或者以唱數方式限制他人玩的時間,互相輪替。當然,要教導孩子謹記,在對方不願意時,必須尊重他人的意願。而孩子若願意聽從父母建議採行上述策略,家長必須給予肯定,讓孩子記住解決之道!
其實,行為大多是透過觀察、學習而來,孩子從小就可培養分享的觀念。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做示範,舉凡物品或心情感受的分享皆可,以下提供四個方法作為參考:
- 製造機會:獨生子女家長可安排機會讓孩子接觸年齡相當的同伴,例如:事前準備一些點心或是玩具組,讓孩子帶到公園玩,鼓勵他分享給其他人;利用親朋好友聚會的場合,帶領孩子分享食物或玩具,引導孩子詢問其他同伴:「要不要一起玩?」。或是利用生活事件教導孩子共享,例如:桌上有點心時,請家人一起來享用;另外,也可將盤中的點心分成數份,讓孩子知道有自己的也有爸媽的,不能獨佔。遊戲時,家長亦可示範邀請他人一同遊戲的徵詢方式,主動帶領孩子詢問:「可以一起玩嗎?」。營造自然的情境讓孩子建立分享的概念。
- 教導互惠的概念:有兩名以上子女的家庭,可以讓孩子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例如:購買不同類型的玩具,讓他們學習交換使用,了解「互惠」的概念。孩子主動分享時,多給予孩子讚美並讓他知道對方的想法,例如:「哇!姐姐把玩具借給妹妹玩,姐姐真大方」、「妹妹拿到姐姐的玩具好高興,妹妹好喜歡你耶!」
- 刻意演戲:父母示範正確借閱書籍、物品,以及大方分享使得雙方皆大歡喜的情境,藉此讓孩子感受分享是件快樂的事。相反地,家長也可上演搶奪家人物品的戲碼,與孩子討論事件的情緒感受及合宜的處理方法。
- 共讀童書:在聽覺口語課程中,老師也會透過書籍傳達正確的價值觀,像是《分享》、《松樹塔塔的感謝》等童書。藉由閱讀書籍,或是運用角色扮演演出書中情境,都可以讓孩子模仿學習正確的行為。
分享是美德,更是社交互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發展才能逐漸成熟。孩子3歲後即可慢慢訓練,家長不妨把握此黃金期開始協助孩子建立分享的觀念,讓孩子從小養成分享的好習慣。不僅能培養出樂觀、慷慨的好個性,更能跨出社交的第一步,使孩子與他人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