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9
隨著科技的進步及智慧穿戴用品的發達,使得過往許多生活中難以觸及的專業知識或工具,在資訊大爆發的現今都唾手可得。這些數位科技不僅影響人們的生活娛樂,更讓醫療資訊及資源進入全新時代,手機APP便是很好的例子。本文將分享三種貼近生活的聽能APP:噪音計、聽力篩檢工具,及輔具遙控器,並提醒讀者使用時的應注意事項。
聲壓計/噪音計(Sound level meter)
空氣有污染、水源有污染,聲音也會有汙染!若長時間處於噪音環境,不但易影響心理健康,更可能會造成聽力傷害,因此惱人的噪音,近年也成為被「列管」的項目之一。現行法規對工作場所、夜間住宅區等,都有訂定噪音規範,以使人們享受寧靜生活。以往我們僅能單憑感覺來形容聲音的音量,故常在無意中處於過度吵雜的環境中而不自知;然現在手機量測噪音的App(噪音計)則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身處情境的聲音音量,更能讓我們避免噪音傷害聽力。
此外,有些使用者會利用噪音計來量測自己的說話聲,或生活中各式聲音的大小,藉以評估自己的聽能狀況;又或者聽損孩童的家長期許透過噪音計測試孩子對生活中多大的音量有反應,並監控聽力有無波動起伏;更甚者會想將測得的結果與醫院聽檢報告比較,嘗試瞭解醫院檢測有無「誤差」可能。然而比較之後,往往會發現結果有明顯出入,甚至是不同的App測試結果也不一致,而這些原因多來自測試「單位」與「校正」的不同。雖然單位同樣是分貝(dB),但其又細分為dB SPL、dB A、dB B、dB C、dB HL、dB nHL 等。噪音計所測得的分貝單位大多為dB SPL或dB A,而臨床聽力檢查所使用的分貝單位多為dB HL,兩者在不同頻率上有不同的校正數值,其最大差異可達數十分貝,因此測量出結果後,仍需要小心檢視。
表一列舉幾種噪音計APP,並簡易分析內建功能,其中部分App可讓使用者與標準噪音檢測儀校正,矯正後測試誤差便能顯著降低。需特別注意的是,不論是校正何種噪音計App,其檢測結果仍會受到手機喇叭靈敏度、收音範圍等因素影響,因此仍是較粗略的音量範圍。建議無論APP測出的音量數值為多少,若使用者已感到不適,仍需要儘快遠離該情境或是戴上耳罩、耳塞等隔音設備保護聽力。使用時若有任何疑慮,亦需向專業聽力師諮詢,畢竟手機APP僅能用於提醒自己注意噪音,並非唯一的評估工具。
表一、四款免費噪音計APP(張晏銘/整理)
APP名稱 |
作業系統 |
提供建議 |
最大平均及最小值 |
自行校正 |
iOS 7.0 |
是 |
是 |
否 |
|
iOS 7.0 |
否 |
是 |
是 |
|
Android |
否 |
是 |
是 |
|
Android |
否 |
是 |
是 |
聽力篩檢工具(Hearing test tool)
人們不一定有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即使真的做了檢查,檢查的項目也不一定會包含聽力評估。因此除可應用噪音計APP,亦可參考表二的聽力篩檢工具App,輔助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篩檢聽力狀況。在選擇聽力測試相關APP時,必須留意是否有提供完整的操作說明、耳機校正的程序、明確的檢查結果(如:聽力圖、聽力年齡等),若結果不通過,亦能給予適當的就醫建議。表二羅列四款聽力測試APP供讀者參考。
表二、四款聽力篩檢工具APP(馬英娟/整理)
APP名稱 | 適用裝置 | 功能 |
Hearing-Check | iPhone, iPad | 提供快速聽取數字測試,主要用於確認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如:老年性聽損或噪音性聽損,但不適用於傳導性聽損。測試前,須標示性別、出生年份及調節智慧手機的音量,並說明是否有使用耳機。測試過程中,軟體會在背景噪音中,播放連續三個英文發音的數字,聽完須使用數字鍵盤輸入答案,連續數次後就會產生結果。 |
Mimi聽力測試 | iPhone, iPad | 此測驗是快速的直觀測試,約2分鐘就可取得結果。測試前,App會確認周遭環境音量,並提供耳機及音量選項,其中Apple EarPods, Sennheiser HAD 200及Sennheiser HAD 300都是經過校準的,在確認音量後,可增加準確度。結果會顯示受測者的聽力年齡範圍,並呈現聽力圖,同時還會簡述聽到特定頻率及聽取語音的能力。使用者還可申請登入帳號,方便記錄每次測驗後的結果,作為追蹤比較。 |
測試您的聽力 | Android | 內含兩個測試,分別用於檢測聽力之音頻幅度與辨識頻率區別能力,但缺點是未能提供耳機校正選項。「音頻幅度測驗」有25個音調(tone),測試中會詢問是否聽見25個分別之音調(tone),藉此分析受測者最高與最低可聽見頻率、聽力年齡,與一個有趣的動物,代表受測者的聽覺能力。「辨識頻率區別測驗」有25個配對音調(tone),詢問是否可聽見不同處,測驗結果顯示受測者可區分超過何種聽力範圍之頻率,並顯示一個代表受測者聽力的樂器。 |
Hearing Test | Android | 此軟體像是移動式的聽力檢查儀,測驗前先用耳機校正,提高測試準確性。校正後,便可進行正式測驗,測驗可選擇左耳或右耳,受測者聽到時可以按「I can hear」,聽不到時就按「I can’t hear」,而剛好有聽到時,就可以按「Barely hear it」,反覆測試多個頻率後,就可以取得完整的聽力圖,並可記錄多次檢查結果。 |
雖然智慧型手機APP使用很方便,但仍只是篩檢用途,並不能替代正規聽力檢查,因此請讀者切記,若使用後沒有通過APP測驗中的安全值,務必前往醫院耳鼻喉科接受正式的聽力檢查,由醫師確認診斷。
輔具搖控器(Remote control)
除上述兩種類型App外,還有專為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使用者設計的APP。早在20幾年前數位助聽器剛問世時,遙控器是讓人耳目一新的高科技產品,為助聽器使用者帶來更多便利。遙控器的常見功能不外乎切換聆聽程式及調整音量大小,年輕人有了遙控器便能不動聲色地控制助聽器;對銀髮族來說,遙控器解決許多操作問題,因為遙控器的按鍵遠比助聽器的按鈕大,且更易按壓。舊式助聽器遙控器(如圖一)可切換聆聽程式,一般有兩種程式可切換,以及加減音量;新式助聽器遙控器則可切換多個聆聽程式、加減音量、回復到預設程式、接聽電話,及連接FM系統等其它輔具。表三介紹目前線上助聽器及人工電子耳的遙控器,供聽損者及聽損兒家長參考。
表三、目前線上的助聽器及人工電子耳遙控器(林淑芬/整理)
分類 | 名稱 | 特色 |
助聽器遙控器
|
無螢幕助聽器遙控器 | 依使用需求設計不同複雜度的遙控器 |
有螢幕助聽器遙控器 | 增加螢幕,方便使用者清楚知道目前的設定。 | |
人工電子耳遙控器
|
Medel Fine Tunner | 可切換程式、調整音量/麥克風靈敏度、切換至線圈/FM功能等,亦可控制單耳/雙耳電子耳。 |
Cochlear N5 遠端助手 (Remote Assistant) |
有彩色螢幕,可切換程式、調整音量/麥克風靈敏度、切換至線圈/FM功能並調整混音比例、控制警示燈/警示鈴等,亦可控制單耳/雙耳電子耳。 | |
Cochlear N6遠端助手 | CR210簡易型、CR230完整功能型(比CR110進階)。可切換程式,調整音量/麥克風靈敏度、切換至線圈/FM功能並調整混音比例、控制警示燈/警示鈴等,亦可控制單耳/雙耳電子耳。 |
圖、各式人工電子耳遙控器,由左至右依序為Medel Fine Tunner、Cochlear N5遠端助手、Cochlear N6遠端助手
現今中高階數位助聽器及電子耳聲音處理器的功能越來越多元,遙控器已逐漸無法滿足需求。因此全球較具規模的聽覺輔具品牌近年爭相設計對智慧型手機友善的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聲音處理器,並推出專屬應用程式(APP)。透過手機、平板電腦、智慧型手錶裡的藍芽功能,用APP直接遙控聽覺輔具切換程式、調整音量、改變助聽器麥克風的方向性、接聽電話、聆聽音樂,甚至尋找遺失的輔具!APP和遙控器最大的差異在於,使用者不需多帶一個遙控器,手機螢幕就能成為遙控器的螢幕,讓使用者更容易辨識與操作。
圖、各式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聲音處理器專屬APP
除以遙控功能為主的APP外,各家廠商也相繼推出教育性質的APP,包括教導使用者如何使用助聽器,或如何解決輔具異常問題等,都是APP的延伸功能。但和一般APP不同的是,聽覺輔具專用APP是搭配產品使用,無法隨意下載使用。若使用者對此類APP感興趣,應在選配助聽器、植入電子耳,或是升級人工電子耳聲音處理器前,向代理商詢問是否有搭配的APP。
使用者須注意的是,聽覺輔具專用APP只能更改部分功能或設定,例如:加大音量、切換聆聽程式等,來提升使用便利性。但APP無法代替聽力師 / 助聽器選配師針對個人聽能狀況為聽覺輔具做設定或調整。若戴上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後,發生怎麼調整音量都覺得不清楚或刺耳等聽得不理想的情況,應先請廠商排除輔具功能異常的可能性,然後應盡快跟聽力師 / 助聽器選配師聯絡,請他們協助確認聽能狀況是否出現變化,評估有無需要微調輔具設定。
合併專業建議 使用方便無疑慮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取得訊息的方式愈發多元、廣泛且便易,然而資訊的正確性也變得更需要審慎評估。本文羅列的三大類型App可更簡易地讓使用者瞭解自身聽能健康及聽力需求,但無論科技產品多方便,仍有使用限制,例如:多數噪音計App僅能測量大概範圍,且無法提供適當的暴露時間建議或防護方法;聽力篩檢App可初步篩檢,但無法給予精準的聽力診斷、處置或療育建議;而輔具遙控器及對應調整App雖能讓使用者更加便捷,然合適的設定調整及使用時機,仍得依靠專業人員提供建議。因此在享受數位科技帶來的生活便捷時,使用者也須合併專業建議,才能正確為聽力健康把關!
本文出自雅文聽語期刊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