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5
「五歲的花花哭著告訴媽媽她不要去幼兒園,因為大家都不和她玩 !」、「小雄的爸爸每次去接小雄時,總看見小雄獨自在玩玩具或看書,似乎很難交到朋友。」交朋友這件事與我們的生活緊密連結,人際互動的技巧也非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透過與家人和同伴互動的經驗中去學習,然隨著家庭結構改變,小家庭比例增加和少子化的情況,使得獨生子女變多,家長忙著工作之際,3C產品、電視、玩具逐漸成為孩子最好的朋友,導致孩子較難去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能否交到朋友深深地影響孩子自信心發展,朋友不但能提供陪伴、支持,透過交朋友的歷程中孩子也能發現不一樣的自我,進而建立自我概念。不過,3~4歲的幼兒最大特質就是以滿足自我需求為優先,加上對於「物權」及「人權」概念不清楚,常會強調自己的主張、管別人、順手拿玩具或無法恰當控制力道與距離,容易去侵犯到他人進而產生誤會與爭執,但這些都是成長必經的歷程,家長毋需太過焦慮或買一堆糖果讓孩子帶到學校討好同學,建議可用下列方式協助孩子發展良好人際關係。
一、留意孩子特質並創造相處的機會與資源
1. 孩子的外觀:孩子呈現在他人面前的第一印象往往影響了對方是否有意願互動,家長可以協助孩子穿著整潔並建立良好衛生習慣,增進同儕或朋友互動的意願。
2. 孩子的個性:個性是影響人際關係其中一項重要因素,有些孩子的氣質較害羞,有些是過於自我中心不善分享,有的則是不能忍受挫折。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家長毋需強迫孩子改變,僅須針對孩子的特質給予適當協助。例如透過多帶孩子到公園玩耍、拜訪親友、邀請其他孩子到家裡來玩,讓個性較緊張害羞的孩子有更多和其他同伴相處的機會。
二、培養廣泛興趣
在團體中是否有共同喜好與話題也影響了友誼的發展,家長平時可以協助孩子培養廣泛興趣,並讓孩子有機會去表現,進而發現自己的優點、建立自信心,同時也鼓勵孩子主動開啟話題。
三、藉由共讀繪本教導孩子人際互動技巧
家長可以挑選關於情緒、社交或友誼方面的繪本,透過這些故事帶領孩子體驗各個不同角色,進而與孩子討論適切的社交技巧,發展良好人際關係。
四、學習放手
過度干涉或替孩子做太多反而容易引起孩子反彈或因產生依賴而變得膽怯不敢主動參與社交。其實家長僅需適時關心和協助,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可以先抱抱孩子,讓孩子有發洩情緒的空間,並耐心傾聽事發經過與孩子的感受,以及討論如何解決問題,過程中孩子不但能感受到家長的愛,也能夠發展問題解決能力。
對於聽損的孩子而言,在人際互動上可能會因為環境吵雜或距離太遠而未察覺到同儕的叫喚,或者是因為聽不清楚而在團體討論中時常不做回應,進而產生誤會,若事後孩子不懂得如何溝通,同儕易因不了解聽損者在聽取訊息上可能面臨的困難,而對聽損孩子留下負面觀感。我們可以教導孩子為自己發聲,當聽不清楚時要主動詢問不了解的訊息,誤會發生時也鼓勵孩子勇敢面對,學習如何溝通、解決問題。也可請老師協助傳遞聽損的訊息,讓同儕可以理解,如:聽損的孩子為何需要配戴助聽器、聽損的孩子在社交上可能會面臨哪些困難,讓同儕間有更多的同理與包容,建立良善的同儕或朋友關係。
無論在幼兒園、小學或是在職場中,時時都需要參與社交互動。幼年時期的交友經驗也將深深影響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與價值觀,無論孩子是否有聽力損失,家長都應多留心觀察孩子與友伴的相處狀況,給予孩子嘗試和學習的空間並適時提供關心,協助孩子快樂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