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2
隨著新生兒聽力篩檢在台灣的普及化,越來越多新生兒在出生後24-72小時內接受篩檢。新生兒聽力篩檢通常只需要 5-10分鐘便可知道結果。若寶寶沒有通過篩檢,家長們才帶寶寶到醫院的耳鼻喉科進行詳細的聽力檢查。然而聽力檢查對一般大眾來說相當陌生,雅文基金會也時常接到家長的詢問電話,故擬本文為您介紹嬰幼兒在醫院時常接受的聽能評估項目有哪些。
一般來說,嬰幼兒聽力檢查項目,可以分為電生理檢查及行為聽力檢查兩大類。
(1)電生理檢查,有下列兩種類型。此檢查乃是由聽力師依儀器所記錄的生理反應結果做判定,不需要受測者主動配合,因此非常適合用來評估嬰幼兒。但因此檢查需要在安靜狀態中進行,故寶寶在進行檢查前需要服用鎮定劑 / 安眠藥。該藥量乃是依照寶寶檢查當天體重來計算的,家長可以放心讓他們服用。
*聽性腦幹反應檢查(ABR):藉由受測者對聲音所產生的電生理反應來檢查耳蝸及聽神經的功能。針對無法配合行為聽力檢查的人,例如:幼兒,則可透過此檢查預估聽力。
*穩定狀態的聽性誘發反應檢查(ASSR):其主要功能為透過儀器來預估受測者不同頻率的聽覺閾值範圍,一般來說以500至4000Hz為主。
(2)行為聽力檢查,由聽力師依照孩童聽到聲音後產生的行為反應來做判定,有下列三種檢查方式:
*行為觀察聽力檢查(BOA):藉由觀察孩童聽到聲音後在行為或表情有無改變的方式來檢查聽力。主要針對未滿6個月大或頭頸支撐度不足以自由轉動的孩童。
*視覺強化聽力檢查(VRA):以視覺增強物(會閃燈且會動的可愛玩偶)來訓練孩童聽到聲音後做轉頭尋找聲源的反應。主要針對6個月大至2歲的孩童。
*遊戲聽力檢查(Conditioned Play Audiometry):經由遊戲的方法訓練孩童聽到聲音後主動做出反應來進行聽力檢查。受測的孩童大約在2~3歲至5~6歲之間。
(3) 其他:
*耳聲傳射檢查(OAEs):檢查內耳中的外毛細胞功能是否正常,但測試的結果會被受測者的中耳狀況所影響。耳聲傳射檢查是新生兒聽力篩檢常用的檢查工具,平時進行完整聽力檢查時,聽力師或許會重複檢查,作為確認。
*聽阻聽力檢查(Impedance Audiometry):檢查受測者中耳的狀況,包含鼓室圖以及鐙骨肌反射檢查。其中的鼓室圖檢查為孩童每次聽力檢查必要的項目之一。
*斷層掃描(CT Scan) / 核磁共振(MRT)檢查:為兩種最常見的影像檢查來確認受側者的聽損病灶是否為內耳/聽覺系統構造性問題所導致,例如:受測者的耳蝸圈數(正常為兩圈半)及聽覺神經是否完好。
當寶寶的年紀在六個月以下,他的聽力檢查應該以電生理檢查為主,行為聽力檢查為輔。當寶寶的年紀在六個月以上,他的聽力檢查則應該以行為聽力檢查為主,電生理檢查為輔。聽力師會按照小朋友的年紀及認知程度選擇適合的行為聽力檢查方法。
若家長們對於以上訊息尚有不了解的地方,歡迎您來電洽詢。
北區諮詢電話0800 889 881、南區諮詢電話 0800 800 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