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30
有照顧寶寶經驗的大人一定曾幻想過,如果有一台可以解讀寶寶哭聲的翻譯機,那不知道該有多好?尤其是當孩子還沒有能力說話、或無足夠的口語溝通能力時,若尿布濕了、肚子餓了、身體不舒服了,都一律用哭聲來表達,而身旁的大人在不知原由的情況下,常常會搞得人仰馬翻,卻還無法滿足寶寶的需要。那當孩子們還不會說話時,我們該如何判斷他耳朵有不舒服呢?
由於嬰幼兒的免疫力還在發展中,容易受到病毒、細菌的侵害,再加上他們的耳咽管較為寬、短、水平,因此在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後,就常會合併出現中耳炎的狀況,而有些急性中耳炎可能伴隨著其他感冒症狀,這時還容易判斷,但偏偏有些中耳問題,如:中耳積水,常常沒有症狀,那照顧者該如何觀察呢?
寶寶的耳朵是否生病了?
1. 視:用眼睛觀察。可以看看孩子的耳朵外部有無明顯紅腫,或耳道有無流出不明液體,進行初步觀察。
2. 嗅:用鼻子聞聞。當中耳或外耳出現異常的生病狀況時,耳朵可能會有「異味」產生,如:聞起來臭臭的、和平常不同,且持續兩三天均未有改善。
3. 摸:用手輕輕碰觸。部分孩子耳朵有發炎狀況時,即便大人僅是輕輕碰觸,仍會出現與以往不同的哭、鬧等排斥反應。
4. 記:用心比對觀察。除上述三項方式外,也可透過紀錄的方式進行監測。如:孩子是否反覆出現莫名的發燒狀況、有無反常的頻繁拉扯/摳/挖耳朵等。
假使上述情形發生,很可能是孩子的耳朵生病了,應儘速帶孩子前往耳鼻喉科就診,尋求相關專業人員協助。
透過上述幾項簡易觀察方法,照顧者們可以更加清楚如何監控孩子的耳朵健康,使寶寶們在發展出口語溝通前,耳朵不會再「痛在心裡口難開」。
寶寶為什麼會得中耳炎?還有,該怎麼預防呢?透過下列影片,可以快速了解嬰幼兒中耳炎的預防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