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2
聲音的聽覺感受很難客觀地被看見,因此當我們被告知有聽力損失時,常認為不要緊,只要別人講話大聲一點、或把音量調高就好了。但如果換成自己的寶貝有聽損時,大人卻會變得焦慮,擔憂孩子的未來會受到什麼影響?想知道到底該不該重視聽力損失?可先從了解「聽力檢查」是怎麼一回事開始。
怎麼知道聽力好不好?
聲音是透過振動所產生的「波」,當聲波傳到我們的耳朵,經過大腦處理後,就產生聽覺。想知道聽力好不好,得透過聽力檢查來了解,由聽力師評估在不同的頻率區段,我們所能聽見最小聲的聲音。一般而言,聽力檢查的施測範圍音量在-10~120分貝,頻率在250~8000赫茲間。聽力師會標示出受測者於不同頻率區段可聽到的最小音量,並將之畫成折線圖,就能以視覺方式呈現受測者的聽力狀況,從以下動畫可清楚看到聽力圖是如何畫出來的。
聽力損失並非0或1的有無
因此,聽力損失不一定是完全聽不到聲音,而可能是在某些頻率需要較大的音量才有辦法察覺,所需音量愈大,聽損程度愈重。國際上,兒童聽損程度可分為正常聽力、極輕度聽損、輕度聽損、中度聽損、重度聽損、極重度聽損。兒童在各個頻率均要聽到15分貝以內的聲音,才屬聽力正常,方具備良好的條件學習聽與說。就算聽損程度未達身心障礙標準,落在極輕度~中度聽損間(20~55分貝),或是單側聽損、高頻聽損等這些被統稱為「微聽損」的兒童,在學習上仍會有不等程度的影響。
兒童微聽損易對學習造成不良影響
事實上,「微聽損」族群其實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常常都是等到有發音、咬字不清楚,或學業、人際社交的問題時,進一步檢查才知道這些問題其實是聽損造成的。
微聽損者常見的聽取困難,與其他聽損者類似,常會將高頻氣音混淆(分不清楚/ㄏ/、/ㄑ/、/ㄒ/、/ㄙ/等)。當對方拿著掃帚,說「我要去打掃」,對微聽損成人來說,就算掃地的/厶/混淆成/ㄘ/,聽成「我要去打草」,也會因所處情境脈絡,有能力去理解對方意思,但對兒童來說,因缺乏生活經驗與認知能力尚未成熟,可能會以為打掃稱作打草,聽久了,就把打掃講成打草,而影響說話的清晰度。
微聽損兒童平時對話可能不會感到困難,大人們也不太會發現孩子有聽不清楚的情況,常認為孩子只是不專心。但微聽損的兒童在距離較遠、或說話者音量較小時,除了聽錯語音、會錯意造成的尷尬誤會外,也常因需要更多心力去聆聽,較易產生疲累感。尤其教室內外若有噪音,或是孩子距離老師較遠,可能上課沒幾分鐘,孩子就已經覺得很累了。此時,若沒有發現孩子的問題是來自聽不清楚,孩子可能被認為沒有在聽,而被貼上負面的標籤。
及早介入,預防問題發生
就早期療育的觀點,並非要等到孩子語言、構音有問題才補救,而是當發現聽力損失時,即應早期介入,透過適當的聽語療育預防後續可能的問題產生。聽損就像近視,需要適當的矯正和幫助,孩子周遭的大人們應接納任何能矯正聽力的方案,避免排斥或阻止他人進行矯正的機會,給予支持與協助,鼓勵聽損族群正視所面臨的問題。
正因為了解到社會上對微聽損族群的認識較少,也意識到此族群容易被忽略,因此我們特別鼓勵社會大眾一同正視,在陪伴孩子成長,發現孩子有聽損時,無論是什麼程度的聽力損失,均能協助孩子們把握學習的黃金期。
分享本文,提醒孩子周遭的大人,關心孩子的聽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