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4
電影《聲之形》細膩呈現了融合教育中聽損兒童所面臨的問題,劇中聽損兒的主要溝通方式是手語及筆談,雖然有配戴助聽器,但仍有可能聽不清楚或聽不懂他人說話。除了以手語溝通之外,越來越多聽損兒童藉由聽能復健來達到以「聽與說」的方式溝通,他們需要使用聽覺輔具來建立良好的聆聽基礎。但聽覺輔具對一般人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常常覺得聽損兒童是因為不專心才聽不懂,日前新聞亦報導有學校老師認為站得夠近,聲音夠大,聽損兒童就能夠聽得見,因此不允許聽損兒童在課堂中使用助聽器。這顯示出民眾由於不認識聽覺輔具,進而對輔具配戴者產生誤解,甚至負面影響。
除了社會大眾對助聽器不了解,當第一次發現自己需要使用助聽器來解決聽力障礙時,即使專業人員再三強調它的重要性,仍非常需要時間調適,更何況是新生兒的家長。當孩子出生後,未通過聽力篩檢,且被醫生告知有聽損,並需要助聽器時,絕大多數父母無法在第一時間坦然接受這個事實。家長對孩子的未來總是有美好的憧憬,但疾病的出現,嚴重打擊了自己的規劃,會擔心孩子以後被人嘲笑、擔心戴了助聽器孩子就被貼上障礙的標籤。「助聽器」此時對於家長來說,無疑是一個負面標記。
然而,「助聽器」其實有更正向的意義,由於科技進步,才使得聽損者有機會使用助聽器來聽到家人、朋友的聲音,也讓聽損兒童有機會學習聽與說,雖然聽語復健之路很漫長,但我們在看待配戴助聽器一事時,了解它,才能看見它帶來的正面影響。
任何人在面對改變時,都需要時間來適應,聽損小朋友也一樣,需要時間去適應這個新變化。就像有的孩子不喜歡戴帽子、喜歡光著腳走路,有的孩子可能會排斥配戴助聽器。若孩子不願意配戴,我們能如何幫助他建立使用助聽器的正向觀念及感受呢?
1. 確認輔具是否有異常
當孩子不願意配戴助聽器時,千萬不要一味指責或強迫,而是先了解他不想戴的原因。首先需要釐清輔具的狀態,除了透過監聽來確認輔具聲音是否有異常,如果孩子覺得不舒服,可能要確認是不是耳模太悶、太硬、會痛,或輔具的聲音有雜訊、音量太大或太小等。若是嘗試過後仍無法找出原因,建議尋求聽力師的協助,可更快澄清問題。
2. 孩子是否能體會聲音的美好
對於剛開始使用助聽器的孩子,可能因為還不認識聲音,覺得聽到的聲音太吵。若只是讓孩子戴著助聽器自己看電視,或是僅讓孩子戴著助聽器卻沒有任何聲音輸入,那孩子就會很想把助聽器拿下來。此時家人跟孩子面對面的說話互動就很重要,讓孩子在配戴助聽器時有豐富的聲音體驗,能讓孩子培養聆聽聲音的習慣及感受聲音的存在。
3. 將使用助聽器與歡樂事物連結
協助孩子配戴助聽器時,給予孩子的回饋也會影響他對助聽器的感受。若每次要配戴助聽器時都能在快樂的氛圍,孩子就會更期待使用助聽器。像是戴上助聽器後,家人就陪著孩子玩遊戲、一起吃喜歡的點心,藉由互動及陪伴,讓孩子在使用助聽器時都有愉悅的心情。
4. 孩子是否遭受外界壓力
雖然我們理解配戴助聽器能幫助孩子接收穩定的聲音訊息,然而孩子所接觸的人不見得能了解孩子的狀況。如同一開始提及的新聞事件,老師不允許孩子在課堂使用助聽器,孩子之後可能因為怕被罵而放棄使用助聽器。因此,若家長多和學校教師事前溝通,教師也以開放心態認識聽覺輔具,才能幫助聽損學生有效學習、與人互動。另外,家長如果跟孩子說助聽器很貴,孩子可能會更害怕把助聽器弄丟弄壞,而不想使用助聽器。無論是父母、教師或其他身邊的人,都應藉由鼓勵及傾聽來了解孩子的困境,並尋求解決之道。
許多家長會分享彼此的經驗,幫助自己找到心靈上的依靠及排解孩子使用聽覺輔具的困擾。但仍須向專業人員澄清,避免在慌亂中,自行搜尋到不完整的網路資訊。每個聽損兒都有適合自己的需求及家庭本身的差異,當蒐集到他人經驗或相關資訊時,不見得能直接套用,應再向專業人員確認資訊的正確及合適性,並了解孩子需要哪些協助,以整合符合自己需求的訊息,為孩子做更全盤且合宜的決定。
政府施行免費新生兒聽力篩檢及融合教育,電子耳也於今年納入健保,使得更多聽損家庭得到幫助,但一般民眾對聽覺輔具的認識還是非常不足。只有機構和政府的援手還不夠,還需要一個包容的社會支持聽損兒家庭長久且穩定地走下去。我們分享聽損兒童及其家庭在聽語訓練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難,鼓勵一般大眾用更開闊的心態支持聽損兒使用輔具;透過聽力保健的新聞或刊物,讓大眾多認識聽力損失兒童及其家庭的需求。只要人們願意理解及接納,就能讓社會增加包容的氛圍,使聽損兒家庭走得更久更穩。這,就是雅文基金會持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