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30
語言對幼兒而言,是一種生活化的日常經驗。幼兒語言獲得的過程,包含語音、語法、語意、語用的一些基本規則,才能經由理解語言進而口語表達能力。因此,要發展語言,你的孩子必須要學習什麼呢?
1. 語意:語詞(包含各種詞類)及其所代表的意義,如蘋果/紅紅的/ 吃/我
2. 語法:將語詞組合成可被理解的句子,如紅紅的蘋果/我要吃蘋果
3. 語音:如何正確說出來(包括音素得清晰及語調自然)
4. 語用:如何適當使用語言與他人溝通
語言的習得過程在聽常和聽損兒童間是相似的,語言發展得過程–理解先於表達;聽能理解優先於閱讀理解。閱讀、書寫、拼音和作文等能力,需語言發展成熟後產生,是屬語言發展高層次技巧。聽覺口語法強調聽說先於讀寫,具備聽能及口語的基礎後才進入閱讀及寫作。這不僅符合大腦中樞的運作也符合孩子自然生理發展。
孩子透過閱讀來獲得知識,即使孩子自己會閱讀,父母應朗讀比孩子程度高的內容,以擴展孩子字彙量及記憶廣度。如何幫助孩子閱讀前準備動作?
*家長可利用兒歌、手指謠讓孩子先聽再仿唱,唱歌可加入動作。
*說故事,訓練孩子專注聽故事及重述故事能力。
*順序圖卡/排列,訓練孩子推理、思考及因果關係。
*預測能力,經常問你的孩子”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可適時轉移注意力並提高孩子的參與度。
*親子閱讀時,先介紹書的封面(書名、作者、插圖),可先討論或預測書的內容。
*指著文字閱讀或朗讀(中文文字直式由上而下、由右至左,橫式中英文皆由左至右),在音調應注意超語段、狀聲詞運用。在朗讀時可改變聲調來扮演對話,讓孩子可參與,另外依故事情節來調整節奏(如傷心時聲音低沉緩慢,高興音調高昂輕快)。
*加強孩子對上下文解碼的能力,遇到抽象語詞,家長可利用描述、舉例、換另種方式來加深印象。
*經由示範再做一遍,不斷練習,大腦才會改變。
*閱讀材料選擇,應依孩子程度變換讀本的長度與主題,亦可選擇歌謠、童詩或劇本,有重複性節奏可大聲朗讀,不至於太枯燥。
*訓練孩子朗讀,需非常清楚,不僅聽”別人說”,聽”自己說”也應注意,聽覺回饋系統的建立在聽覺口語訓練是很重要的。
*兒歌及韻律能有效左右腦之間的轉換,音樂訓練會改變大腦”顳葉”處理模式有助語言處理。
根據研究顯示,對孩子朗讀可以增進聽、說、讀、寫的能力,而最重要的是,建立對於閱讀的態度。經由閱讀大腦重新連接各部份,使腦部區塊多重融合統整,不管學習任何語言,大腦的處理傳送是一樣的。從大腦顯影技術可觀察到,閱讀能力佳者,腦部區塊顯示亮的部份是塊狀分佈;閱讀能力差者,則呈現點狀。所以,語言和閱讀是由很多系統發展出來,包括聽能、記憶、理解、注意力…等,早期語言經驗可幫助孩子閱讀,很多孩子閱讀能力較差,其語言的輸入是有問題。合適聽能經驗仍然是促進語言習得的重要策略,”聽、說、讀、寫”的預備可以很早開始,愈早開始,效果愈好。”傾聽”的藝術需要教導與逐步陪養,帶著孩子一起閱讀,並大聲為孩子朗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