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4
視力不好要戴眼鏡,聽力有問題則要戴助聽器。配眼鏡大家都很熟悉,需要驗光、挑鏡片、挑鏡架,為不同視力問題配眼鏡時要注意的問題也不相同。配助聽器其實也是。
然而,助聽器的價格至少是眼鏡的十倍以上。為什麼會這麼貴?如同插畫家八奈舜子畫的一則小插畫,富翁的太太斷了一根肋骨,醫生用一根螺絲治好她,並收了5000美元醫藥費,富翁不高興要求列明細。醫生在帳單上寫著「一根螺絲釘1美元,怎麼放進去4999美元」。
助聽器的硬體成本看似不高,但是價格反應的是廠商長期投入的研發成本,以及售後服務及保固成本。既然助聽器這麼貴,更應該小心選擇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功效,並將聽損者原本的聽覺障礙降到最低,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選擇助聽器首要的是符合使用者的聆聽需求,客觀的聆聽需求是依照聽力檢查結果挑選適合的擴音量,主觀的聆聽需求則是聽損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的聽能限制,後者因人而異。意思就是即使兩個人有一模一樣的聽力損失狀態,他們主觀的聆聽需求可能全然不同。不同年齡層,如:兒童、年輕人、年長者的需求也非常不同。
精確的聽力評估 助你選擇合適助聽器
如果助聽器的擴音量不敷使用,即使助聽器內建最頂尖的功能,仍無法幫助聽損者聽清楚語音。對於口語能力還在發展中的聽損兒童來說,聽得清楚才是學會說話的關鍵。因此,選配助聽器前精準的聽力評估非常重要!聽損兒童因表達能力有限,更需要仰賴聽力師的專業評估,並確認孩子的聽力無法透過耳鼻喉科的醫療處置獲得改善,才開始進行助聽器選配。當選配師或聽力師取得聽力結果後,可針對孩子的聽力損失程度提供適合的型號建議,並確保該型號擁有足夠的預留空間供調整。
選擇助聽器其次還要考量舒適度及美觀,但往往這是阻礙青少年、成人及年長者戴助聽器的主因。過去助聽器給大家的刻板印象是大大的、醜醜的,和舊式眼鏡給人的感覺差不多,但是近十年助聽器設計感已經提升非常多。
此外,助聽器光是外型就有很多種,共分成耳掛型、開放式耳掛型、耳內/耳道型、深入耳道型等四種。而擴音的強度則至少分成3種等級,分別適用輕至中度聽損,中至重度聽損,及重度至極重度聽損。助聽器的擴音強度也和助聽器的大小成正比,擴音量越強,助聽器的體積就越大。
高附加價值的助聽器 提升學習成效
當孩子開始上學後,因在學校每個老師需要照顧的孩子人數多,無法隨時隨地站在孩子身邊授課。若聽損孩子和老師分別配戴接收器和發射器,孩子便能透過無線麥克風系統清楚接收老師上課的內容,讓他在學校的學習比較輕鬆且有效果。然而,市面上並非每個助聽器型號都具有這些功能,建議購買前需要再三確認才不會再要入學前才發現助聽器無法搭配這類型的輔具。
當孩子邁入青少年期,他們通常開始在意自己的外表,連帶的也會在意助聽器的外觀,如大小、外型及隱密性,聽力師及父母應當了解並同理他們的需求,盡可能兼顧聽能的需要及外觀。隨著孩子長大,生活中通常也會遇到一些限制,例如:接聽電話的挑戰、無法和同學一樣享受音樂、在人多吵雜的地方有極大的聆聽挑戰。此時,可選擇和3C產品相容的型號,以提升助聽器的價值。當青少年能有較豐富的活動參與時,通常他們對於助聽器的外觀大小較能釋懷。在踏入職場後,這些助聽器的附加價值也將會持續幫助他們適應職場。
而對於年長聽損者而言,通常是因老化而導致退化型聽損,他們的需求和孩子及年輕人明顯不同。他們較無法忍受符合他聽力損失程度的擴音量,且操作及使用助聽器也較有挑戰,同時他們的生活型態可能和年輕人相當不同。因此為他們選擇助聽器前,應先清楚了解他們生活上面對哪些聽能挑戰、最常進行何種活動及所處環境,以及他們的視力狀況及手指靈活度,才能為他們選擇最符合他們需求的助聽器。
助聽器勤保養 親友應多陪伴、鼓勵
市面上有許多助聽器的廠牌型號可供選擇,除了不同族群在挑選時應注意不同細節外,由於購買助聽器後,需要定期保養,故障時需要送修,因此挑選交通方便及服務周到的廠商,也是購買助聽器時的重要考量。
聽損者平日面對的各式聽能挑戰可能是聽力沒問題的人較難體會的,配戴助聽器也常常被貼上有障礙的標籤,使得聽損者對於配戴助聽器感到排斥。其實助聽器對於聽損者就如眼鏡對於視力不佳的人一樣,可以幫助他們聽得比較清楚,與人溝通更輕鬆。因此若聽損者身邊的家人及朋友願意給予支持及鼓勵,能夠幫助他們鼓起勇氣佩戴及適應助聽器,他們才有機會享受助聽器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