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7
朵朵三歲,在公園或陌生環境裡,她都不想跟其他小朋友玩,想要自己一個人。當小朋友主動來與她互動時,她則跑開躲在媽媽身邊,雖然媽媽鼓勵她和小朋友玩,可是面對陌生的人事物時,朵朵的態度就和在家裡完全不同,變得膽小怕生,以致不願意接觸新的人事物,這樣的朵朵讓媽媽不知該怎麼幫助她才好。
在幼兒園或遊樂區,我們常看見各個孩子展現不同的個性與行為,有些孩子活潑大方,喜歡與人互動;有些孩子則安靜怕生,常黏著家長。這與孩子的天生氣質差異有關,但家長後天的教養方式和態度,其實與孩子的行為更有密切的關聯。
家長除了可以耐心引導孩子去體驗與認識周遭的人事物,慢慢建立起與外界互動的能力之外,還可利用遊戲活動與故事繪本,以及在生活中營造更多經驗刺激,來幫助孩子融入陌生環境。
扮演遊戲,情境模擬練習
扮演遊戲可以開啟孩子的想像世界,藉由角色扮演對話,引導孩子如何與他人互動。例如:若孩子一開始不敢面對不熟悉的人,家長可先從孩子喜歡的布偶或娃娃開始練習對話,教孩子主動對別人說:「請問你叫什麼名字?」、「我們一起玩」。透過假想遊戲的情境練習,先讓孩子建立起行為模式,再搭配真實經驗的適時引導,便能幫助孩子把遊戲經驗類化到真實生活中。
共讀繪本,認識不同環境
家長可透過繪本或故事情境的引導,來紓解孩子在陌生環境中,怕生的情緒。譬如:孩子即將入學,卻因害怕而不想去學校時,家長可以陪孩子閱讀相關故事繪本,像是《我喜歡上幼稚園》(啟蒙文化出版)、《小雞上學》(上誼文化出版)、《露露愛上學》(三采出版)等,引導孩子認識幼兒園情境及在幼兒園裡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做的事。藉由相關主題的故事繪本,讓孩子對不同環境更加了解,進而減輕其恐懼。
創造更多生活經驗與刺激
豐富生活刺激可促進孩子認知學習與適應能力,有些孩子的恐懼來自缺乏自信,家長們可隨時透過生活中的情境,善用資源,適時給予孩子機會教育。例如:帶孩子參與小朋友的生日派對,或是圖書館舉辦的親子繪本、說故事等活動,讓孩子有機會接觸不同的人事物,從觀察同儕的互動方式,學習如何與他人互動。
對於個性較內向的孩子,家長不需要急著強迫他們適應陌生環境,但也要避免過度保護,可以採取適度的陪伴,幫助孩子紓解緊張情緒,透過生活情境問答、角色扮演的引導,逐漸教會孩子溝通技巧,在生活中不斷的練習,孩子會越來越有信心,勇敢踏出去,替自己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