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0
網址:https://pse.is/3y3p4g
訪談與撰稿者:李雪雯
25 年來,以「無私」為出發點的雅文基金會,靠著組織核心能力的不斷強化,協助台灣更多聽損兒童「聽見聲音、開口說話」,更發展出專業化的永續經營理念,很值得台灣許多基金會參考與學習。
在國內,專門提供「聽損或聽障者」相關服務的基金會不少,但是「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雅文基金會」)」卻是其中相當具有特色、做出明顯市場區隔,且具有永續經營理念的一個。
首先,雅文基金會只專注在服務聽障(損)兒童的聽跟說上。至於其他的基金會,有的是以提升聽障兒童的才藝能力為主;有的基金會是為聽障兒童爭取政府的相關福利,例如讓兒童獲得助聽器,電池與配件費用也變得較為低廉等服務。
其次,雅文基金會的服務核心則是在於:讓聽損兒童聽到、聽的好,而且能「說的好」。簡單來說,就是為聽損兒個別化之聽語訓練,提供每個聽損家庭量身訂做之 教學內容,從聽能、認知、說話、語言與溝通等五大領域著手,目標是讓聽損兒童能聽 、會說,順利融入一般校園中。
讓聽損兒聽見聲音、開口說話
再者,也是最重要的是:雅文基金會在營運上,特別強調「專業化的經營」。說到1996 年成立的雅文基金會,原本是明門集團董事長鄭欽明的夫人–喬安娜,為了 治療有先天性聽力障礙女兒,四處尋找聽語資源、獲得良好成效之後,進一步考慮到在台灣,像雅文這樣的兒童必定還有很多,應該要幫助他們也能除去因為聽損帶來的障礙。所以,才以女兒之名,成立了「雅文基金會」。
自開辦至今 25 年來,雅文基金會已經服務了超過 5000 多位聽障兒童及家庭,現階段每年常態在案服務的量能,也有 600 位聽障兒及家庭。且考量中南部聽損家庭南北奔波的辛苦,還在全台灣成立了四個中心,兒童每週來一次,讓他們可以就近得到最好的聽語療育,再配合數位及遠距教學,提供聽障兒童相關服務。
此外,雅文基金會也毫不保留地,將本身所引進並研發的「華文」聽覺口語法, 分享給華文世界裡的其他機構,使其愛心與專業,得以澤被到更多的聽損兒童。
聽覺口語法是核心能力
雅文基金會之所以能做到這樣高服務量能的好成績,最主要就是源自於董事長鄭欽明,從自身企業(明門集團專注於嬰兒安全用品)經營管理過程中,累積、發展出一套專業化的永續經營理念及方法,很值得包括台灣聽語學會在內的基金會參考及學習。
首先,核心能力不斷強化。雅文基金會的核心能力,就是遠從國外取經而得的「聽覺口語教學法(Auditory-Verbal approach)」。其基本信念是:聽損兒童在幼兒時期,如果聽覺能力得到適當的刺激與啟發,可以恢復幾乎正常的聆聽與說話,即使發音未必正確,但可以和一般人口語聊天交朋友、可以正常在學校上課、可以使用電話。
事實上,雅文基金會將「聽覺口語法」引進台灣,做的不僅僅是單純的翻譯工作而已。董事長鄭欽明強調:「要讓一個專業型非營利組織能夠永續經營,組織核心能力的不斷強化,是必須努力的重要方向」。
將外文教材「中文化」
然而,由於環境的不同,在溝通最基本的聽、說上,原教材就會與國內現實生活的實況產生落差;因此將教材「轉換」,讓台灣孩子學習,是雅文基金會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除了將聽覺口語學習法中文化、本土化,雅文基金會還企圖建立一套中文世界的完整教學理論和方法,內容涵蓋「聽能管理」、「聽覺口語法實施技術」、「諮商技巧」及「聽能、說話、語言、認知、溝通之發展序列」。
研究與實務相輔相成
其次,成立「聽語科學研究中心」,讓教學事半功倍。鄭欽明解釋,由於所採用的聽覺口語法來自英語世界,要在講中文的台灣落地生根,勢必得轉換語法架構,加入中文特性。
為了了解轉換後的中文教學方式,能否有效幫助台灣聽損兒學習聽與說,雅文基金會很早就投入相關的實證研究,更從 2013 年起,正式成立「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目前,雅文基金會研究中心團隊有 17 名成員,其中有 7 名博士,分別來自語言、 特殊教育、認知心理、生醫工程及量化研究等領域,針對不同聽語及議題,進行探索與深耕,研究範圍涵蓋聽覺口語法效益、聽語療育教學策略、輔具與聽能表現、 教學數位工具開發、優化評估工具、聽損兒童語言發展與認知歷程,以及聽損兒童溝通與社會能力發展等。
提升聽語療育服務品質及有效性
原本就是工程出身的鄭欽明董事長表示,截至 2021 年為止,雅文基金會的「聽語科學研究中心」,已累積 19 篇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SSCI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期刊論文。
此外,「聽語科學研究中心」另一個重要的研究成果,則是率先研發出專為中文使用者設計的「雅文檢測音」。它是根據中文特性所研發,對於聽損兒的聽語學習及聽能管理貢獻良多。 整體來說,雅文基金會這 25 年來所累積的豐富教學經驗,可以提供聽語科學研究中心第一線的實證基礎,而研究成果又能回饋到第一線的教學,在研究與實務的相輔相成下,雅文基金會的聽語療育服務品質及有效性,都能獲得提升。
師資與設備是最重要投資
再者,透過師資培訓,加強組織內知識的複製。事實上,師資的培訓,可以說是雅文基金會在創辦過程中,最耗盡創辦人喬安娜心思,也是基金會相當大的一項投資。這是因為當時的台灣,聽覺口語學習法比較不為人知,專業人士也少,雅文 基金會既然需要老師,就只好自己培訓。
如今,為了開始進行知識複製的工作,雅文基金會更以基金會的本土師資做為種子教師,開始自訓與外訓的師資培養工程。「二十多年來,我們不但能為自己培養 新一代的教學人才,更能跨海到對岸,與「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合作,培訓了遍及各個省份的 620 名聽覺口語師資。但我深信,這一切都是提升基金會核心能力,我們希望這種能力能夠傳承擴展下去,幫助這些聽障小孩學會聽跟說」,鄭欽明以驕傲的語氣說。
第四,資金來源多元化及運用透明化。除了提供聽障兒童聽語訓練外,創辦人喬安娜就堅持基金會,要有自己的聽力師和聽力檢查室。因此,雅文基金會在成立之初,就購買完善的聽力檢查設備,建立最高等級的隔音室,並請來澳洲的聽力專家長駐基金會。最重點是,基金會對幼童的聽力檢查服務,全都是免費的。
重視資金來源多元化及運用
以上種種,在在都需要花錢。雖然有來自明門集團的資金奧援,但是,資金只靠一間的企業挹注,終究難以長久。「因為基金會要想永續經營,除了需要社會大眾的參與外,還需要其他對社會公益活動有興趣的企業一同贊助才行」,鄭欽明解釋。 在鄭欽明的規劃中,基金會要長久永續經營下去,重點之一是「不能完全倚賴單一財源」;另一的重點則是「善用各方捐款,並且將錢花在刀口上,不可以浪費,才會有穩定而長久的資金來源」。
而為了能夠向其他對社會公益活動有興趣的企業共同贊助,雅文基金會有專業 的後勤團隊,把過去所做過的活動內容,以完整專案介紹的方式,向企業進行溝通及募款。
以標準化提供差異化服務
在此同時,鄭欽明也要求基金會對於募來的資金,必須更有意義地使(運)用 (基金會的錢,只會用在「重要設備」、「相關工作人員」、「能提供聽障兒童更好學習場地的費用」,以及最主要的「療育」方面)」,且每項支出一定多方比價與議價。
「這是因為,我們基金會的捐款,有的是家長從每天的菜錢中,省下 100、200 元來後捐給我們,我們怎麼能夠隨便亂花用」?重視管理的鄭欽明再三強調:「除了 每筆支出進行有意義的管控,雅文基金會的所有董事也都沒有酬勞,甚至所有交際及送禮費用,都是董事們自行負擔,絕對不讓基金會支付半毛錢」。
最後,藉由科技智能化的輔助,讓基金會的服務沒有時空等限制。由於每年服 務量能不少,雅文基金會很早,就將所有服務對象的病歷「電子化」,讓基金會的相 關服務,能夠不受到時間、空間,甚至是老師更換的影響。
「永續經營」理念貫穿運作
正因為電腦及數位化早早就建置完成,所以在去(2020)年跟今(2021)年新冠疫情大流行之際,所有線上教學都能順利進行,完全不受任何影響。且鄭欽明認為更重要的是:電腦化能夠讓基金會未來,在「標準化」的基礎之上,再進一步提供客戶更優質的差異化服務。
以上 5 大雅文基金會經營管理的特色中,全部都是由鄭欽明以「永續經營」為核心基礎進行貫穿的。在鄭欽明政大企家班恩師–司徒達賢教授所寫的《非營利組織》這本書中提到,非營利組織中有一個「決策核心(Decision Core,簡稱 DC)」,是組織決策的主體,也是整體營運權責之所在。
這個「決策核心」決定了組織理念與使命方向,決定在行動上,向哪些人提供什麼服務?募款活動的推動、志工的吸引、工作計畫的要求、機構的形象與成敗, 都由決策核心負責。簡單來說,「決策核心」就是機構的領導人(階層)。
組織化管理,而非人治
鄭欽明董事長對於基金會的期望是:希望就算他本人不在其位,也能將好的傳承,讓年輕人接棒,繼續提供聽障兒童的服務工作。簡單來說,就是讓基金會有組織化經營,而非「人治」。
事實上,在雅文基金會最重要的開創及靈魂人物─喬安娜,因為工作太過於勞累而罹癌、去世之後,就讓鄭欽明開始思考基金會永續經營,並且持續擴大服務範圍,不再依賴個人與企業的力量。
戴著金屬邊眼鏡、說話不疾不徐的鄭欽明表示,正因為人與企業都有壽限,也必須面對環境變遷所產生的種種風險。一旦個人與單一企業,無法再為一個具備崇高理想的公益組織付出時,整個社會就可能喪失實踐理想的可行性。所以在近十多年,鄭欽明已積極透過以下兩大變革,來擴大基金會的參與層面。
第一是增加小額但長期的捐款,也就是期望認同基金會理念的社會大眾,能夠以低額度但固定頻率的方式,協助雅文基金會獲取營運所需的資源。據了解,小額長期性捐款目前佔基金會所有捐款的六、七成,其中,固定承諾性捐款,更佔了長期捐款的四成左右。事實上,唯有理念認同且長期小額捐款,才是永續經費的支持。
第二個方面,則是與政府公部門合作,擴大公共服務模式。例如雅文基金會在 2001 年10 月,與宜蘭縣政府共同開辦「聽語訓練中心」—由縣政府提供教學所需之硬體設備及相關資源,雅文基金會則負責聽覺口語法的教學技術與師資。
除此之外,雅文基金會也積極承擔中央與各縣市政府,有關身心障礙權益與特 殊教育諮詢委員等工作,以便為聽損孩子的發展和適應需求,進一步發聲及尋求助力。
未來核心能力再加強
展望未來,鄭欽明為雅文基金會「核心能力再加強」所設定的發展重點在於「與醫工系所合作,為聽語早療導入跨領域科技及應用資源」,以及「將成功經驗傳遞出 去」。
因為,做為率先引進聽覺口語學習法,並轉換為中文系統的基地,雅文基金會除了積極推動聽覺口語學習法,成為華語族群聽損兒療育的首選(例如有華人的東南亞地區,特別是目前有二十多萬聽障兒童的中國大陸,是合作的重要地區)外,還有更大的企圖心就是:借鏡台灣成功中文化的經驗,發展出適合其他語系國家的 聽覺口語教學系統,讓世界上不同角落的聽損兒,都有機會聽見聲音、開口說話。
期許台灣聽語學會深化服務功能
由於台灣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且未來每個人,都將會面臨生理退化的問題, 鄭欽明以專注在聽損早療的雅文基金會經營者角色分享了他的觀察,他認為「服務耳朵聽不到」的「聽力師」,與「服務說話功能受損,但耳朵功能正常」的「語言治療師」應該是不同的專業訓練,所以深化這方面的專業分工才是回應社會需求的關鍵。
鄭欽明對台灣聽語學會的衷心建議是:將已經發展不錯的功能更加深化,而不單是擴大服務範圍,「不然,就會像普設相關系所的學校一樣,在欠缺師資及設備之下,恐怕只是資源的錯配與浪費而已」,他語重心長地表示,台灣聽語學會的發展重點,理該有所差異,更需要深入,尤其是本土化與實證醫學的投入及照顧中老年人的聽力狀況,台灣聽語學會的角色及功能,將會更加「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