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4
我的女兒宣宣今年就讀小學一年級。在她8個月大時發現聽力損失,聽損程度是95~105分貝,屬於極重度聽損,在2歲9個月大時植入人工電子耳。從發現宣宣是聽損開始,我就依照雅文專業人員的建議,建立宣宣對聲音察覺的敏感度。在雅文上課時,老師也教導我和爸爸在家進行聽能訓練及語言輸入的技巧。所以宣宣從嬰兒時期到現在,對聲音的察覺從無到有,由剛開始的辛苦到現在宣宣能聽會說的成果,這些過程點滴在心頭,這成就感真的是常童父母無法體會的。
剛開始進行聽能訓練時,我是由低頻到高頻的各種聲音,例如鼓聲、喇叭聲、鈴鼓聲,一一讓宣宣熟悉各種聲音。同時也會敲鍋蓋、塑膠椅、木門,當宣宣找到聲音來源時,我就馬上給她正面的鼓勵,讓她習慣去聽聲音。每天宣宣起床戴上助聽器之後,我就一直對她說話,進行語言輸入。慢慢宣宣有口語表達能力了,我們也訓練她有需求時必須用說的,例如:喝ㄋㄟㄋㄟ、換布布。我們讓孩子確實知道,她必須注意聽才能學習,也必須開口說話才能和別人溝通。透過不斷地練習,從聽到聲音到聽得清楚,也透過不斷地輸入和重覆,這些聲音都轉換成有意義的詞彙。就這樣一點一滴建立她聽與說的根基。
在上幼兒園以前,都是在家裡進行語言輸入,因為比較安靜,宣宣才能聽得清楚。進入幼兒園以後,環境的噪音比較多,宣宣聽得比較辛苦,我會在家幫宣宣預習或複習上課內容,也由於小時候的學習是稍微超前的進度,所以在學習時都能跟得上。只要是進行團體活動前,我會事前告訴宣宣等會兒要做什麼,讓她能夠先了解,不會因為聽不清楚而不知所措。除此之外,我也訓練宣宣,如果上課時聽不清楚老師說什麼要舉手發問,或者小朋友跟她說話聽不清楚或聽不懂,要告訴對方她聽不清楚、聽不懂,請對方再說一次。就這樣,利用預習和複習,以及溝通技巧的訓練,宣宣幼兒園階段適應地很好。
上了小一,剛開始我很擔心她是否能夠適應,所以我和學校老師保持密切聯絡,積極了解孩子在校的狀況。很感謝老師的配合,上課時配戴FM發射器,讓宣宣在吵雜環境中可以聽清楚老師上課的內容。學期初都蠻順利的,但10月時宣宣突然說她不想上學,經過和學校老師討論後,發現宣宣即使佩戴電子耳,環境噪音仍然讓她聽得很吃力,以致於對指令不了解而有挫折感。為了鼓勵宣宣,我和老師使用獎勵和集點數的方式,讓宣宣覺得像是在玩闖關遊戲一樣,一關一關地去挑戰自己。同時我也不過份放大拒學的嚴重性,只當作是過渡時期。全家人也不斷地跟宣宣溝通、鼓勵她,慢慢地宣宣適應和學習的狀況都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