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講師表示特殊需求孩子未來能夠融入社會的關鍵,是能夠「讓別人看見我的優勢,並且讓別人理解自己需要被支持的地方。」過去早療界多以訓練導向:要將孩子還不會的能力訓練到會、將孩子不夠好的能力調整到好,目的是希望孩子接近「正常」。但特殊需求孩子先天的生理損傷並不會因為接受早療而恢復,長期接受上述觀點及相關訓練,無形中也在暗示孩子「你仍有不足之處」,影響孩子對自我的評價與認同。
講師強調現代社會與過去不同,過去認為孩子應當「有耳無嘴」,多學多看;但當代社會產業結構及生活方式變化迅速,社會適應的重點是孩子是否能為自己作主,並且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即是家長和孩子共同製作優勢卡的重要目的:從小就需要養成孩子發展自身優勢及明確表達自身需要他人支持之處的兩種能力。而優勢卡就像是孩子的一張名片,能夠讓他人很快的認識自己並採取適合的互動。國小特教老師回饋:優勢卡也可以應用在與普班老師溝通的情境、IEP會議以及特教宣導活動當中。
圖1:講師介紹「我的優勢卡」設計理念及使用時機
接下來,講師為學齡前孩童的家長示範如何在日常聊天情境中,和孩子進行優勢卡的討論。在優勢的部分,可以透過以下幾個問題詢問:「你每天都會做的是什麼事?」、「你很棒的地方是什麼?」、「你覺得你很厲害的是什麼?」、「你喜歡做的事或物品是什麼?」在需要支持的部分,可以透過以下幾個問題詢問:「你想做的是甚麼,別人怎麼幫忙可以比較容易達成?」、「你常有的困難是甚麼,別人怎麼幫忙可以比較容易解決?」
圖2:講師和家長、專業人員及孩子共同討論「我的優勢卡」內容
在講師的詢問下,4歲的安安針對自己的優勢能力表示:我很會做家事、我會數數。在需要被支持的部分,安安說不太出來,於是改由講師和媽媽討論:首先媽媽發現安安在校很想與小朋友互動,但卻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因此多是自己一人玩。此外,安安雖然很愛畫畫,但在家裡大人期待他畫出一些指定的圖案時,安安卻很抗拒。講師彙整以上資訊,在優勢卡上呈現:「我需要有人教導我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方式」、「請允許我每天都有自己想畫什麼就畫什麼的自由時間」,便是孩子主觀意志和支持需求的展現。
講座尾聲.與會家長分享自己一開始很習慣幫孩子寫出他需要哪些支持,但經由講師的說明才發覺大人的想法與孩子並不完全相同。傾聽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是最尊重孩子的第一步。雅文聽覺口語師也回饋,在課堂中老師會鼓勵孩子練習明確說出自己的溝通需求,如:「我不容易注意周遭的聽覺訊息,跟我說話時,請跟我面對面或先叫喚我的名字。」、「在吵雜環境我容易聽不清楚,請和我約在安靜的場合聊天。」與優勢卡的理念不謀而合。
圖3:「我的優勢卡」實作範例
在製作優勢卡的過程中,能讓聽力正常的父母與聽力損失的孩子更靠近,也能在父母的支持下,幫助孩子更完整的認識自己。從小養成這樣的觀點,未來也有機會更清楚地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優勢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