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1
雅文基金會南區中心學齡前4-5歲兒童的「聽損兒社交互動課程」,在7/8與7/22分別進行第五、六堂課「大家來闖關」、「再見的禮物」。學習目標包含:控制不滿情緒與行為,學習反映與處理;觀察互動並學習讚美自己與他人;增進獨立性並與團體道別。
第五堂課老師先簡單帶孩子們回顧上次的課程,隨後便開始刺激的搶球遊戲,孩子們先從兩人開始,慢慢增加為三~四人的競爭,讓孩子們挑戰挫折忍受度和情緒應變能力。
遊戲中有孩子因為輸球,就很快變臉、眼框泛淚,老師鼓勵他再次嘗試,但可能因為沒睡飽的生理狀態,再次失敗後可愛的小臉又垂喪下來,老師也引導大家學習如何面對挫敗的一課。首先是描述出真實的過程,譬如「A有搶到球,但沒抱緊就被搶走了」;再來是辨識表達內在的感受,譬如「B沒搶到球很難過哭了」、「C覺得被撞到而不舒服」;最後是思考與分享調適的方法,孩子們提出許多成功的小撇步,如:看到球要很快跑過去、要多吃健康食物才會有力氣、忍住不愛哭等等。孩子們在情緒回復後,也能說出剛剛自我的感覺是很傷心而不是生氣,並能安慰自己要更長大時才會更厲害。這也是個很好的調適方法呢!
接著老師展開繪本《生氣湯》的共讀,孩子們對於主角發生許多的不順與不滿,因為剛剛遊戲的體驗而更有共鳴,聽完故事後,讓孩子畫出「我的生氣」,並練習讓孩子說明生氣的過程以及抒發的方法。
第六堂課,也是最後一堂課,藉由觀看課程的回顧剪影,聊敍與回憶前面五堂課的互動點滴,也分享心中對成員的感受與形象。老師並舉出印象深刻的人際狀況,帶領大家一起複習,請孩子們想想該怎麼做,並提示大家運用在等會兒的合作遊戲中。
可惜這天有多位小朋友生病請假,只剩下三位成員,老師仍鼓勵孩子們合作挑戰建構積木。請三位小朋友依序與他人合作完成不同的目標,譬如從簡單的分工拿積木、疊高,到自由發揮的創作,皆需要自發的參與、溝通與協調。老師觀察到學齡前孩子雖然操作的俐落度不如年長孩子,但卻享受天馬行空的思維、一次次失敗再修正;對於特殊造型積木仍有著探索與蒐藏的吸引力,三個孩子會因此爭執或想要獨自佔有,但也會相互提醒不能放口袋裡玩等遊戲原則,還會配合清潔與維護,比老師的提醒還更有用呢!孩子們就像長大了一般。同樣令人欣慰的是,孩子的相互妥協與情緒調控也較以往有所進展,可以先用口語表達,不再衝動大叫或激烈情緒起伏。
最後,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分享點心,在愉悅中劃下系列課程的句點。期待孩子們在六堂社交課程中能滿載而歸,並運用在生活中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