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7
雅文基金會南區中心於4月21日進行第二堂社交互動課程,經過第一堂課的自我介紹與破冰活動,相隔一個月之後再聚首的家長與孩子們,在課堂中都顯得興致勃勃、充滿期待。
本次家長課程的主題為「認識你的孩子」,課程目標是希望家長能談談最近和孩子相處時遇到的困難及問題。
第一階段老師先讓家長聚焦於「親子相處」的議題上,並藉此歸納出家長的共同問題,使家長們在團體中能夠獲得理解和支持,並透過團體討論的方式,試圖找出更合適的親子相處方式。
家長們進行團體討論,一起找出最合適的親子相處模式。
接下來便是本堂課程的重頭戲──引導家長們思考如何設立「自我界線」。當家長因生活瑣事和親子互動問題而感到疲憊時,可以學習如何為自己規劃時間和空間來平復挫折、困頓的情緒,避免因此影響親子關係。
最後,老師帶領家長們回顧本次團體討論的心得,家長們皆表示從活動中學習到設立「自我界線」的重要性,也對安排「自我空間」有所體悟,並聯想到此概念還可延伸應用在與孩子的遊戲互動當中。
另一邊兒童社交互動課程的主題是「分享與合作」,課程目標是要引導孩子學習使用社交語言進行協調,並從合作的互動中調和雙方的需求與感受。首先是團體成員間的暖身遊戲,藉由分享各自帶來的玩具,喚回彼此相處時的自在感覺;接著進行「分享拼貼」的活動,引導孩子們先將色紙撕或剪成小塊,最後再以拼貼的方式完成一幅作品。老師先在活動過程中示範「請求協助」及「回應分享」的技巧,讓孩子們能透過模仿這些良好的互動行為,來獲得不同顏色的色紙或所需的文具用品,以達到完成作品的目的。孩子們像是初次接觸勞作課程一般,感到躍躍欲試的同時,也需要較多的協助。有些孩子剛開始並不想分享屬於自己的東西,只專心投入創作當中,但隨著老師耐心地等待與詢問,加上注意到其他孩子之間互助的行為,最後自己也願意提供協助給需要的同伴。
孩子們投入創作中,學習分享與合作。
第二個活動是動態遊戲:「當我們組在一起」,在投籃接球的暖身遊戲後,孩子們對「合作」的概念已有了基礎的認識,老師便順勢將孩子們分組進行團體活動。遊戲規則是要藉由兩人身體姿勢動作的搭配,共同擺出題目要求的造型。遊戲中,孩子需要一起將巧拼地墊搭成基地,並運用身體動作互助變成一個圓、一個數字,最後搭建一棟房子、一棵奇形怪狀的樹與火車等等,孩子們都漸漸掌握到合作完成任務的趣味,並在過程中增加自主溝通與意見交流的頻率。最後,老師又加入動態的互動,讓孩子們搭肩穿越每組搭建的大門,在一片歡笑聲中,結束此次的遊戲課程!
遊戲"當我們組在一起",兩個孩子需學習如何互相搭配。
孩子透過遊戲學習合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