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雅文基金會體認到在第一線的臨床人員若要幫助學齡聽損兒童增進言語能力,需要一套能迅速且客觀評估表達能力的利器,所以從策劃到執行耗時一年半的時間,研發了「中文短文分析軟體」與「唸讀評估工具」。透過今年3月10日的工作坊我們終能將這些工具搭配雅文教師的療育實務經驗推廣給大家。
此次工作坊中,首先登場的暖身課程為「聽損兒童相關研究」,研究員詹益智介紹了與聽損兒童「共讀、唸讀與閱讀」相關的背景知識,幫助學員能更輕鬆銜接後續的實作課程。
研究員詹益智分享聽損兒童唸讀相關文獻知識,助與會者能在後續實作中更快上手。
上午10點剛過,本次焦點「中文短文分析軟體」實作課程強棒登場。研究員洪右真首先介紹此軟體的研發背景、團隊及目的並逐步說明操作方式。透過此軟體可讓使用者輕鬆了解一篇文章的語料組成概況,包括字詞頻率、聲調、標點符號分佈,以及韻母和聲母總數等,除了有助於掌握評估材料的難易度外,還能建置對應個案能力的文本。接續則為實作練習,每組需分析一篇短文,且根據結果發想可以使用於臨床服務的教案。其中幾位學員分享,分析結果顯示練習文本中最常出現的聲母與韻母為分別為ㄓ與ㄧ,另一篇則是ㄙ與ㄧ,因此可進行聽辨或是清晰度練習。另外,還有學員提出文章內重複出現的句型及詞類可用來進行量詞與形容詞的練習。
與會者一起操作中文短文分析軟體。根據分析結果,可以透過長條圖了解短文中聲母頻率的分布情形。
為了讓初次造訪雅文基金會的學員更了解本會,聽覺口語師余雅筑帶大家參觀情境教室、備課間與會史館,並在歷史紀實牆前娓娓述說基金會一路走來的故事。
午休後,工作坊接續介紹「唸讀評估工具」。不少研究文獻指出言語輸出的表現會受語音聽取品質的影響,因此透過唸讀評估,臨床人員可客觀檢核與量化聽損兒童在各評估向度上的表現,如:唸讀流暢度、斷詞能力和節律傳達等。在研究員洪右真講解完此評估工具的理論基礎和評估方法後,即播放一名聽損兒童的唸讀音檔讓學員可以學以致用,立刻小試身手。
與會者一邊聆聽唸讀音檔,一邊記錄個案的言語表現。
承接上述的練習內容,鍾雅婷聽覺口語師也在「從頭動到腳:情境教學分享與實作」課程中強調,唸讀除了訓練聽損兒童的閱讀能力外,也應讓孩子練習使用豐富的語調來說話。最重要的是,在帶領聽損兒童唸讀或進行語音修正前,必需考量他們的聽力狀況及輔具限制,以進行教學的調整,因為受限於聽能狀況,語調的建立需要老師以更誇張的聲音起伏,或搭配手勢及符號影像來協助他們具體感受抑揚頓挫。
與會者熱情分享可於臨床執行的教案內容。
工作坊最後除了提問時間外,聽覺口語師余雅筑也鼓勵學員未來能分享軟體和評估工具的使用經驗,並提供建議讓我們有機會進行版本更新與優化,以幫助臨床人員可以更有效率且準確地進行評估,幫助聽損兒童建立溝通無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