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6
雅文基金會在2018年的尾聲舉辦了第七場的社交互動課程,課程主題為:幼兒班「比手劃腳」,家長班「同理與關懷」。這場課程,無論是幼兒班或是家長班,老師都帶領學員們,一同認識非語言的溝通模式與其中奧秘。
幼兒班的課程,老師與孩子們進行比手畫腳猜一猜的遊戲,並且讓孩子們自己訂下題目再畫出來,老師讓大家自己找好位置,拿起畫筆與紙,天馬行空的畫下自己所想到的任何事物。大家很快就把題目完成,開始今天的重頭戲—「比手畫腳」!首先上場的是翔翔,翔翔抽到了一題,但是不知道該怎麼表演,於是邀請綺綺來助陣,一同加入表演,經過兩人討論過後,很快的想出表演動作,一上表演舞台,綺綺就把身體窩著趴在地上,翔翔像是拿著東西,往綺綺身上灑著,在翔翔做動作的過程中,綺綺慢慢站了起來,還將雙手往兩旁展開,就像是一個小花苞到最後綻放的樣子,台下的寬寬和小育一看就猜對了答案—花。接著是綺綺獨自表演,綺綺抽到自己畫的題目後,就直接表演出一臉疑惑的表情,來回走動尋找的樣子,翔翔看了就很快的說:「答案是迷宮。」看來孩子們不僅腦筋動得快,分析肢體訊息的能力也很棒!
孩子們認真畫下比手畫腳遊戲的題目。
孩子藉由非語言的溝通模式,順暢地表達自我。
最後是寬寬與小育大方的表演,也讓大家立刻猜到是飛機和翻筋斗,這場課程中,孩子們不僅體驗到肢體能夠表達事物之外,還懂得在肢體無法完全表達自己意思時,運用所會的口語輔助自己所想要表達的事物。
另外一邊的家長班,老師將課程加入了薩提爾的溝通模式概念,帶領家長了解在溝通過程中,無論是與夫妻或是親子及家人們,都會常常出現薩提爾概念裡的溝通表現姿態,也讓家長們思考一番,自己常常出現哪些姿態,透過觀察再做調整與改變,相信能促進親子關係,也能帶給孩子更加合宜的溝通姿態模範。課程後半段,老師也與家長討論與孩子溝通的技巧運用,提醒家長,可以適時的具體告訴孩子自己的感受,讓孩子能夠理解他人感覺與想法、關懷他人。
老師提供家長們肢體表達相關的繪本教材,期望增進親子間的溝通。
在這場課程中,老師讓孩子透過觀察他人肢體,學習解析語言以外的訊息傳遞方式,更期待孩子在未來的人際互動中,能更完整接收到他人非語言的訊息,做出合宜的溝通回應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