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3
工作現場從醫院病房換到雅文基金會教室,場景轉換,不變的是工作者的助人初衷。2017年是黃郁雯在雅文基金會擔任聽覺口語師的第六年,支持她不斷為聽損兒家庭服務的動力,是聽損兒的進步表現和家長的自信轉變。
成為影響聽損兒家庭的重要推手
「我來雅文基金會面試前,從來沒接觸過聽損兒,也沒聽過這個基金會,本來只是抱著來聽說明會的心情,看過雅文基金會的影片之後,覺得很感動,認為這份工作跟我以前當護理師的助人工作性質很像,於是決定挑戰看看。」
黃郁雯離開醫院外科病房的護理師崗位後,先在醫學科學研究所攻讀碩士,畢業後原本想找份研究工作,但內心仍抱持著想要幫助他人的熱忱,便一頭栽進聽損兒童早期療育領域,雅文基金會的高雄、宜蘭及台北中心都有她教導過的聽損兒家庭。
經過一年培訓,正式當上聽覺口語師以來,黃郁雯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看看今天有哪些小朋友和家長要來上課,複習前一週就擬定好的教案後,就到教具間挑選活動教具。替小朋友和家長上完課,馬上就要將小朋友的表現記錄下來,有時間的話,就擬定下一堂課的教案。
若課堂中觀察到小朋友的聽覺輔具或聽力可能有問題,黃郁雯還會和聽力師討論如何處理;要是家長反應壓力很大或購置輔具有困難,需要諮詢和更多資源支持,黃郁雯除了鼓勵家長,也會向社工反應,讓聽損兒家庭獲得更完整的早期療育服務,藉此也能促進聽損兒穩定學習聽語溝通。
怎麼樣都要替聽損兒家庭找到一條可行的路
每位聽損兒的早期療育進程都不相同,黃郁雯得考量孩子的聽覺能力、發展狀況和家長的教學效能等條件,循序漸進擬定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和教學技巧傳授給家長,由家長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帶孩子反覆練習,過程中許多錯綜複雜的因素都會影響聽損兒的學習效果。
在黃郁雯的教學生涯裡,就曾遇過挑戰,極重度聽損的小芹剛來雅文基金會上課時,總是不願意和他人互動,導致教學活動難以進行,加上小芹不配合做聽力檢查,讓聽力師難以判斷小芹到底有沒有聽見。聽語學習和聽能管理都面臨瓶頸,導致小芹的聽語表現一度沒有進展,讓媽媽產生極大壓力,好幾次在課堂上落淚。
黃郁雯沒有放棄這對母女,不斷鼓勵媽媽,同時想盡辦法為他們尋找能幫得上忙的資源。小芹植入人工電子耳後,黃郁雯積極和聽力師討論,提供聽力師許多小芹在課堂上的聽能表現,以及和小芹互動的技巧,進而協助聽力師替小芹的人工電子耳調整至合適設定。好不容易,小芹的聽語表現開始有了起色。現在的小芹不僅會和他人互動,聽得懂更長的句子,最近媽媽還發現小芹對認字很有天份,黃郁雯於是將文字納為課堂輔助教材,幫助小芹更有能力和他人溝通。
助家長更有自信帶領孩子走向有聲世界
除了孩子的進步,另一項推動黃郁雯工作的動力是看到家長自信轉變。小羊的媽媽剛來雅文基金會時很沒自信,說話時顯得膽怯,還經常說她自己教不好小羊。於是黃郁雯經常鼓勵小羊媽媽,給媽媽很多實作練習的機會,也請媽媽將家中物品帶來課堂,直接示範如何在家裡帶小羊練習教學目標。
上課和練習的次數愈來愈多,小羊的聽語表現也愈來愈好,小羊媽媽逐漸產生信心,再也不是當初那個沒有自信教導孩子的母親。現在小羊媽媽常開心地跟黃郁雯分享小羊的進步,甚至會主動跟其他聽損兒家長分享教導孩子的心得。
要豐富自己,先豐富別人
「上班最讓我開心的事,就是看見小朋友和家長都變得更好了。」如果當初沒有放棄研究這條路,黃郁雯就無法看到聽損兒們和家長們因為她,從無聲變有聲、由怯懦變自信。有失必有得,豐富別人的生命,黃郁雯其實也豐富了自己的生命。